關於胎教
健康養生
作者:範玲
胎教到底該教什麼?
胎教是沒有定式的。媽媽依靠本能與孩子聊天,為孩子挑選最適合的胎教故事、胎教音樂、胎教遊戲以及提供最具愛意的撫摸……都是非常好的胎教。
講故事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寶寶安靜下來。這個習慣堅持下來對寶寶長大後的學習很有幫助。
聽音樂不僅能鍛煉寶寶的聽力,更是對孩子氣質的培養與智力的提升。
有不少準媽媽為了孕育一個聰明寶寶,不停地和胎寶寶一起“學習”,以至於把胎教當成負擔。這樣的胎教就得不償失了,這無疑在孕育之初就把嬌弱的胎寶寶置於一個壓力環境之中。
胎寶寶喜歡聽熟悉的故事嗎?
小孩子對於喜歡的事物,即使很簡單,他們都喜歡不停地重複,或是要求大人們重複。這種重複的需求在胎兒期非常明顯,將來的某一天你可能會發現這個秘密——當他聽到你為他唱一首熟悉的歌時,會輕輕地蠕動,這就是他正享受你的愛意呢。
經過胎教的孩子會怎麼樣?
胎教不是神話,但的確又非常神奇。經過良好胎教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更聰明、更活潑。在語言能力、心理行為、學習能力、音樂感知、運動能力等方麵會優於沒有經過任何胎教的孩子。
但準父母在做胎教時一定要端正心態:胎教的目的不是要孕育出一個“神童”,而是為了促進胎寶寶的健康發育。
胎教不能創造奇跡,卻可以激發胎兒內部潛能,讓他在生命之初即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得到良好有益的影響、教育。因此,胎教屬於優生學的範疇。
胎兒能感知來自母體之外的各種信息嗎?
這是肯定的。寶寶在母體內不僅是單純的營養索取者,隨著他逐漸“長大”,他的感覺器官和神經係統每時每刻都在接收來自母體內外的信息。胎寶寶能感知媽媽的心跳,還能“體察”媽媽的情緒和精神活動。媽媽和胎寶寶之間的奇妙聯係最終構成了胎教實現的基礎。
聽覺。懷孕4個月左右,胎寶寶內耳道聽覺器官已初步發育完全,但他接收到的聲音還十分模糊,但到了第6個月時,胎寶寶的聽力就與成人無異了,能夠清晰地聽到來自母體外的聲音。
視覺。在第7個月以後,如果一束光照在媽媽的腹部,胎寶寶會閉上眼睛,或將臉轉過去。
味覺。胎寶寶不僅能“品嚐”到食物的味道,還能記住這些味道,科學家們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讓一些準媽媽在孕期最後3個月裏定時服用胡蘿卜汁,另一些準媽媽在分娩後服用。結果表明:前者出生後不僅能接受這種飲料,並且表現出喜歡這種味道;而後者則抵觸這些飲料。
觸覺。胎寶寶的皮膚感覺發育最早,在妊娠2個月左右,胎寶寶即能對觸覺刺激做出反應。
胎教能影響孩子的性格嗎?
隨著胎寶寶的成長,母子之間的心靈感應也會日漸明顯。媽媽的心情好,胎寶寶自然會愉悅、安靜;寶寶出生後的性格往往也會積極、樂觀。而如果準媽媽經常心煩意亂,胎寶寶也會表現得躁動不安、缺乏耐性,胎寶寶出生後也可能會有冷漠、自卑、懦弱等性格特點。
什麼時候開始胎教合適?
廣義上的胎教,從懷孕之初就應該開始。準媽媽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對寶寶的到來充滿喜悅、讀好書、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喝潔淨的水、吃天然的食物……平和愉快的情緒會以一種奇妙的內循環方式傳達給胎寶寶,給小家夥一種安全感及舒適感,促進他健康地發育。
狹義的胎教從懷孕第5個月開始,這時候胎寶寶的內耳基本發育完成,準媽媽可以和胎寶寶聊天、講故事、讀兒歌和播放胎教音樂等。
每天都要進行胎教嗎?每次多長以時間?
隻要準媽媽心情愉快,胎寶寶也是醒著的狀態(在感覺到胎動後,如果胎寶寶是輕輕地蠕動的,就是他清醒並且愉悅的時候,隨時隨地都是胎教好時機。而且最好每天都做,讓胎寶寶感覺到媽媽持續的愛。
人在輕鬆的環境下領悟東西會非常快,胎寶寶也一樣,隻要準媽媽感到舒適,並且感到胎寶寶在醒著,準媽媽就可隨時把自己聽到、看到的一切與寶寶分享。
撫摸胎教可每天2次,每次5分鍾左右。聽胎教音樂的時間不能太長,每次控製在20分鍾以內,畢竟胎寶寶最需要的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