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米老太爺上京(1 / 1)

日子波瀾不驚的往前走著,米小白延續了她前世的生活,生活重心就是:吃和睡,不過現在多了一個教導米天海往黑化的路上行走的艱巨任務。

韓氏已經開始帶著米家大姐兒處理庶務了,自從接到米老爺子要來京城的信後,韓氏就把給米老爺子預留的院子又重新拾綴了拾綴,在另外給米家二房也安排好了院子。每天也安排了原先從老家跟來的管事在碼頭邊等候,米老爺這次被今上安排去巡視和考核地方官員,因其中牽扯一個科舉舞弊案,所以韓氏僅得了米老爺親隨的一句,等他回家再說,就再無消息,不過好在每日抵報各地沒有重大事情,隻不過會在角落裏發現某個地方新上任了某個官員,韓氏雖然沒有按照公候家主母培養,但是作為一個百年世家女,對時局這方麵的一些變化,韓氏還是清楚的知道,越是雲淡風輕的描述,說明這裏麵牽扯的事情越多,隻不過當今今上如今正是大力改革的時候,所以韓氏也僅是告訴米老爺,家裏有她。十多年的夫妻,一路走下來,拋開其他,不得不說,米大老爺和韓氏是非常有默契和彼此信任的,米大老爺從來不懷疑韓氏對米家的維護和保護,韓氏也從不懷疑米大老爺在處理朝政的能力。這個男人有他正直忠誠的一麵,這麼多年兢兢業業,為國為民,但是他同樣是狡猾的,除開要交給家族的,各個孩子每年他們都會為他們添置婚假產業,米大老爺在這點上,腦袋非常清朗,嫡子嫡女占七成,庶子庶女占三成,另外給韓氏也添置了幾個重要的鋪子和莊子。就如今這個米宅是當年韓氏的陪嫁,隻不過這幾年一直讓韓家出麵把周圍的宅院買下來,現在已是一個七進的院落。所以說,這也是為什麼韓老爺子一直不遺餘力的去培養米名揚。他在韓氏懷第一胎時,曾經讓韓氏的大嫂去梧州看望她時,對她說了一句話: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韓氏當時不明白,但隨著姨娘的增加,韓氏知道,韓老爺子對她說的含義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定要把眼光放長遠了,不困於心,不困於時。

大裴國現任今上是第三代君主,韓氏作為百年世家能夠一路屹立不倒,在培養當家人上麵是不留餘力的,要有魄力,擔當和獨到的眼光。韓氏的大姐嫁的是南寧王,二姐嫁給了鎮北候,而其餘的姐妹卻都嫁入了各地世家或者是四五品或為宗婦或為長媳。

韓氏看著圍在自己身邊吃飯的孩子們,也放下緊繃的心,米老太爺說是三五天,現如今已是第七天了,還沒有消息,昨天米名揚來傳信說再有三天就要回京了,可是安排去接米老太爺的卻依舊沒有接到。

“夫人,夫人,不好了”柳媽媽看到慌慌張張跑進來的巧蓮,臉上不由一陣氣惱,“有一個大丫鬟的氣度沒有?”

“嬤嬤饒命”巧蓮看到韓氏瞧都沒有瞧自己,一陣腿軟,慌忙跪了下來,韓氏對自己和各個小主子身邊的人都要求很嚴,韓氏說過,下人出去就會被打上主家的標簽,如果下人亂了規矩,就是壞了一個家族的名聲。

“這要傳出去,是你沒有規矩還是韓家沒有規矩,捎後你就下去吧,找翠姑什麼時候翠姑發話,什麼時候回夫人身邊”柳媽媽恨鐵不成鋼的瞪了巧蓮一眼,這幾個孩子都是她帶出來的,平時這個巧蓮最小,也最活潑,卻不知道遇事如此不沉穩。

“行了,起來吧”韓氏拿起手絹擦拭了一下嘴巴,對幾個明顯有些心不在焉的孩子說道:“讓奶娘們帶你們去花園逛逛,消消食”

米安陵起身帶著弟弟妹妹給韓氏福了一禮,然後退了出去。

“說吧”韓氏對站在旁邊依舊有些微縮的巧蓮,巧蓮提為大丫鬟有三年了,從來沒有見韓氏發過火,但是剛才夫人的一眼,卻讓她如掉冰窖,自從夫人身邊的幾個大丫鬟逐漸嫁人,她們幾個都是柳媽媽一點一點帶出來的,現在才明白,柳媽媽平時的教導她沒有真正的聽進去。不管怎麼樣,已經錯了一次,不能再錯下去,巧蓮調整好自己的

“回夫人,剛才二門傳過來消息,老太爺腿疾犯了,已經昏迷過去”

韓氏看到已經恢複神態的巧蓮,點了點頭,揮手讓退了下去。柳媽媽已經吩咐幾個大丫鬟拿著韓老爺子的帖子去請太醫,然後準備轎子,另外又準備了一些棉被準備把接米老太爺的馬車再加厚一些,免的更加加重疼痛。另外也安排了廚房趕緊準備熱水熱菜,派人檢查老太爺的院子裏有沒有安排到位。

做好這一切,韓氏立即帶著大丫鬟巧陽和巧樂和米天楓出門去接米老太爺,讓柳媽媽在家裏和大管事安排其餘事宜。

------題外話------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這句話是摘自我們偉大的毛主席的《贈柳亞子先生》一詩。請原諒我吧,哈哈哈,米家二房要來了,回給米家大房將來帶來什麼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