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好情緒讓你健康幸福(1 / 3)

第十章 好情緒讓你健康幸福

猜疑讓你的婚姻破碎

在婚姻生活當中,很多時候,如果沒有做到很好地溝通就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必要的猜疑,然而,就是這樣小小的猜疑,往往就會成為婚姻走向不幸的導火索。因此,對於婚姻生活當中的夫妻雙方,要想精心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就一定不要隨便猜疑。

有一位在法院工作的朋友訴說,他在經辦離婚訴訟案件當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婚姻關係的破裂是由猜疑引起的,而在這其中女性占有著相當大的比例。是啊!由於社會角色的差別,女性同胞的猜疑當然不會毫無根據。環顧我們四周,耳聞目睹那些發達了的男同胞們瞞著妻子在外左擁右抱、金屋藏嬌的,確實非常得多。然而,就是這些風流豔事往往會在傳聞的過程中被添點油加些醋,讓那些坐在婚姻圍城中的女主人們擔心受怕,以至於人人處於一種自危的狀態。因此,就有很多女同胞慨歎:丈夫沒有做出一番事業的時候,天天盼他能夠有出息;等到丈夫出息了,又天天怕他飛去。

麵對於這些種種的擔心與猜疑,對穩定自己的婚姻不僅沒有好處,相反十分有害。猜疑一方麵讓自己寢食難安,久而久之,必然導致花容失色;另一方麵則讓丈夫煩惱以至產生反感,長此這樣下去,必然會使原本和睦的夫妻關係出現裂縫,以至破裂。

那麼已婚女性應該如何對等事業成功的丈夫,以穩固自己的婚姻呢?除了在事業上繼續給丈夫以強有力的支持外,最重要的是信任自己的丈夫,要做到長相知不相疑。信任丈夫的程度有多大,你自信的程度就會有多大。

丈夫事業成功的時候,在外麵的應酬自然就會比一般的男人要多一些,接觸各種女性的機會當然也會多些,如果你因此而與之進行猜疑或吵鬧,往往就會產生一些負麵的效應。正確的方法所應該做到就是充分地施展出自己魅力的一麵,讓丈夫懂得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女人。

如果當你在聽到了丈夫的行為出軌的消息之後,也別急於吵鬧。因為聽說的東西往往未必確切,說不定這是有人在使用反間計,讓你夫妻吵鬧好從中取樂,可千萬不要上當!要慢慢了解清楚,掌握真憑實據。如果傳聞屬實,也無須灰心喪氣,冷靜下來,從家庭、子女等各方麵作一下全麵分析,把大權握在你手裏了,製定一個趨利避害的方案也不會太過複雜。

男女結合就像兩人合夥成立一家公司,幸福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合夥人雙方隻有精心經營,才能創造出愛情的最佳效益。

著名喜劇演員蔡明就認為夫妻之間不能疑心太重,她曾經說過:“男人結婚並不是要娶一個克格勃,丟給對方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你偏執地看管、跟蹤、調查是看不住他的心的。”在感情中疑神疑鬼的人,一定是操控性很強的人;操控性很強的人,通常是沒有自信而又將自己看得太重的人。自信對一個人、一個婚姻來講,都太重要了。自信是對自身價值的評估,是對自身能量的檢測,是對前程的肯定,是對成功的把握,而這把打開輝煌的鑰匙從不擺在明處,隻有優秀的男人和女人才找得到,可是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缺乏自信的弱者往往用猜疑這根繩索親手勒死自己的婚姻。

張鈺和程龍是中學同學,張鈺在讀高中時不僅容貌美麗,而且成績優秀,作為同班同學的程龍對她傾慕已久。盡管程龍長得高大英俊,但學習成績一塌糊塗,張鈺沒有看不起他,兩顆年輕的心相互吸引。後來程龍因為厭倦學習,就輟學回家,過起了遊手好閑的生活。他經常跟社會上一些不務正業的“朋友”出入娛樂場所,身為農民的父母無法滿足他的這些消費,於是他就常跟著那些“朋友”幹些偷雞摸狗的事,雖然離開了學校,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對張鈺的愛情,每當偷到錢後,他都要買些貴重的東西去看望張鈺,給張鈺留下零花錢。對他的出手大方,張鈺有些疑惑,就追問錢的來源,他騙她說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雖然是臨時工,但因為自己賣力肯幹,所以老板給的工資很高,張鈺信以為真,非常感激程龍對自己的這份感情。

隨著作案次數的增多,程龍的膽子越來越大,偷盜的頻率越來越快,偷盜的數額越來越大。多行不義必自斃,有一天他終於落入了法網,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此時的張鈺盡管已考上了大學,但麵對眾多男生愛慕的目光,她心如止水,因為她認為程龍是為了自己才去偷的,所以她決心用自己一心一意的愛去陪伴程龍一生一世。因此幾乎每個節假日她都要帶著食品去監獄看望程龍,鼓勵他好好改造,表示自己等著他,出獄後就結婚。

果然,張鈺為了程龍,大學畢業後放棄了留在城裏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做了一名小學教師。她一如既往地去看望、鼓勵程龍,程龍大為感動,在獄中表現積極,獲得了減刑,工作雖然勞累,卻沒有使她對程龍的深情損耗一分。程龍刑滿釋放後,張鈺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馬上與程龍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她認為愛情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在今後的日子裏,程龍會更加珍惜自己,曆經磨難後,他們的愛情一定會更加甜蜜牢固。

可是現實很快粉碎了她的夢想。盡管婚後不久她就懷孕了,但要強的她每天總是早早起床,伺候一家人吃完早餐,然後匆匆去學校上課,下班回家,她又忙著幹家務、備課、改作業。節假日,還要下地幹農活,但是她的善良和賢惠並沒有打動丈夫。程龍出獄後,沒有固定工作,他又不願在家務農,全家人依靠張鈺一個人的工資,日子過得很緊巴。妻子勸他買了一輛摩托車在街上開摩的,這對遊手好閑的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他覺得這份差事既辛苦又不體麵,所以心情日益煩悶、暴躁起來,可是開朗純真的張鈺總是保持著樂觀、積極向上的朝氣,漸漸程龍的心理不平衡了,他懷疑妻子之所以在不富裕的家庭中麵對無所事事的丈夫還能保持一種快樂的心境,是因為她有了外遇的緣故,於是他更加乖戾起來,不讓張鈺接觸任何男人,平時看見她與別的男人說上幾句話,他就會大發雷霆。

張鈺覺得這可能是因為丈夫太愛自己了,而且是由於他的自卑所導致的,所以就處處謙讓他,不跟他計較,仍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生活著。但她越忍讓,程龍越覺得她心中有鬼,猜疑心變得更重了。他幾乎每天都要責問張鈺:“怎麼回來得這麼晚?你在外麵是不是有男人了?”“你和你們學校的某某是什麼關係?”等等,一次他甚至不問青紅皂白地將來學校找張鈺有事的某領導打成了重傷。

麵對丈夫的侮辱與乖戾,張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肚子裏的孩子身上,她希望孩子的降生能喚醒丈夫的愛心,恢複家庭的溫暖。令她沒想到的是兒子的誕生不但沒有換來丈夫的溫情,反而使他更加喪心病狂了,因為他莫名其妙地懷疑孩子不是他的親骨肉。他一次又一次地追問妻子:到底誰是孩子的親生父親。妻子含淚一次一次地解釋,勸他不要胡亂猜疑,可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毒打。有時他甚至將菜刀放在妻子的脖子上,叫囂著要殺死妻子,而且常常變本加厲地摧殘妻子。這時的張鈺才意識到丈夫是不可救藥了,於是向法院起訴離婚。

離婚後,程龍後悔了,他開始對張鈺軟磨硬泡,表示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太愛她了,並且反複保證一定痛改前非,乞求複婚。張鈺因為不願讓兒子失去父愛,又想到畢竟程龍是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於是心又軟了。張鈺的親人得知這一情況後,都勸她不能重入虎穴,於是程龍對張鈺的親人懷恨在心,對長輩也出言不遜地辱罵、恫嚇,張鈺的心又涼了,開始躲避程龍的糾纏。這讓程龍更加惱羞成怒。一天他將還沒來得及躲走的張鈺堵在宿舍裏,一邊侮辱、扭打她,一邊強迫她答應複婚,受盡淩辱的張鈺堅決不同意,程龍就死死地掐住她的脖子,一直把她掐昏過去。他又找來宿舍裏的一把菜刀,在她的臉上砍了一刀,然後又殘忍地割下了她的右耳廓……最後,程龍逃離了現場。

後來張鈺被同事發現,送進醫院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其傷情構成重傷,造成了終身殘疾,逃亡在外的程龍仍惡習不改,繼續流竄偷盜作案,終於被公安局機關抓獲。數罪並罰,被判處死緩。

愛情上的猜忌,表麵上似乎是對愛情的一種捍衛,實際上是一種極端自私的行為。成天對自己的伴侶疑神疑鬼,既是對對方的不信任,更是一種內心極度自卑的表現,一旦猜疑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報複別人,結果以害人始,以害己終,所以猜疑是一劑摧毀愛情的毒藥。

猜疑心重的人最缺的就是豁達,而豁達恰恰是維持婚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豁達意味著風度、胸懷,意味著親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豁達叫人彼此認同和理解,甚至化幹戈為玉帛;豁達會使人的安全感油然而生,心甘情願解除心理武裝,不再層層設防;豁達也會使人自責和懺悔,檢討反省自己哪一步出錯了腳。豁達是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的天敵。在婚姻舞台上,男人的豁達是女人心中最動聽的華爾茲,女人的豁達是最能激發男人熱情的搖滾樂。

【編者小語】

婚姻生活中,過了戀愛、新婚的激情後,接下來的就是相守與保鮮了。夫妻雙方應該給對方一個自由空間,信任是愛情的保鮮劑。猜疑也許是因為愛,因為在乎對方,但過分猜疑必定會導致夫妻關係緊張,甚至婚姻解體。

家人不是你的“出氣筒”

生活中的你,會不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曾把壞情緒轉嫁給了他人?比如工作不順心回家會發脾氣,跟戀人不愉快會把煩躁帶進工作中,丟了東西會看什麼都不順眼,事情不順暢會對周圍的人莫名奇妙地吹毛求疵……往往這種壞情緒都會轉嫁在自己親近的人身上,對父母、愛人、孩子不假思索的傷害,而理由會冠以“心情不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丈夫在單位裏受了冤枉氣,憋著一肚子氣回到了家中,和妻子因一件小事,就鬧了起來。麵對丈夫的無名火,妻子莫名其妙。正好6歲的兒子跑回家,“你怎麼這晚才回家?!”妻子滿腔怒火,抬手給了兒子一巴掌。兒子剛才還高高興興,讓媽媽一巴掌打得不知如何是好,回頭看見了小花貓正朝自己搖尾巴,他一腳踢在小貓的肚子上,踢得小貓嗷嗷地直叫,那叫聲分明是在抗議:我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嗎,今天為什麼平白無故踢我?

這是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故事:丈夫在外麵受的氣,轉來轉去,最終轉到了小貓的身上。

上麵所講述的道理在心理學上叫做“消極心理轉移”。所謂轉移作用,就是把對某一對象的情緒轉移到另一對象身上。人們常有一種心理傾向,把自己對某一對象的憤怒或喜愛的感情,由於某種原因無法麵對對象直接表達或發泄,而轉移到其他較為安全或較為大家所接受的替代性的對象身上,從而滿足情感需求,化解心理焦慮,緩解心理壓力,這就是轉移作用。這是人們常用的一種心理防衛機製。

雖然,轉移作用可以讓人的心理壓力得到一時的緩解,卻往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會給其他人造成很大的影響,導致惡性循環。

孩子是家庭中父母脾氣的承受者,看不懂父母“臉色”的孩子通常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成為這種情緒的受害者。因為一點小事而打罵孩子,讓孩子既委屈又無所適從。

或者情緒轉移的對象不是孩子而是家庭中的其他人,同樣也會讓孩子受到驚嚇,而留下很深的烙印。

家庭教育尤其要重視前後的一致性,因為平時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就受到懲罰或者責罵,會讓孩子對正在形成的是非觀造成很大的誤導。同樣,一個突然性情大變的爸爸通常會給孩子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使孩子對父母產生懼怕心理和不安全感。

人的記憶是有選擇的,那些特別快樂和特別難過的記憶會一直保留很久,並對孩子的心理和性格造成很大的影響。父母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情緒反映模式。如果父母經常不懂得控製情緒,容易煩躁不安,常為小事發脾氣,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出來的孩子也會比較容易失去控製,情緒暴躁。

有些人在外人麵前表現得和和氣氣、溫文爾雅,而在家人特別是在配偶麵前卻很容易發脾氣,這樣就會把負麵情緒轉嫁給親人,使親人的身心受損。那麼,我們如何控製和發泄煩躁的情緒,避免向親人發脾氣呢?建議試試以下幾種發泄的方法。

1.寫動怒日記

當怒氣難消時,不妨將自己的想法或感覺寫出來,這樣有助於整理思緒,並發現真正的感覺,因為,憤怒時的情感反應並不是我們真正的感覺。研究表 明,善於把自己的感覺或所關注的問題寫下來的人,要比那些隻思考而不動筆的人健康快樂,而且我們把感覺寫出來以後,憤怒的情緒就會有所減輕。

2.深呼吸或放鬆訓練

人在憤怒時,會出現明顯的身體反應,如肌肉緊張、微微顫抖、心跳加快等。深呼吸或放鬆訓練有助於放鬆肌肉,使身體從高度警戒狀態下改變過來。因此,當你勃然大怒時,試著做幾次深呼吸,看看效果如何。

3.轉移宣泄

心理專家不主張過分壓抑自己的情緒,因為不良情緒長期鬱積在心中,就會損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適度釋放鬱積在心中的不良情緒,是調節心理的有效方法之一。當你感到不痛快的時候,可以做做下麵的練習,這樣既可以宣泄負麵情緒又可以避免傷及他人。

一、穿上寬鬆肥大的衣服,躺在床上,雙手握拳。舉起右拳的同時抬起左腳,並重擊床麵。然後,換成左拳和右腳。重複這個動作,不要停止。而且還可以張嘴出聲,喊某個特定的字眼如“討厭”等,聲音可以隨著重擊的速度而提高,直到喊累了為止。

二、在心裏想著那個令你生氣的人或事,做深呼吸,嘴裏發出一些不帶文字符號的聲音,但不要讓自己大聲的說出來。繼續深呼吸,直到你感覺到令你生氣的人或事慢慢在心裏消失。

4.加一些高體能的鍛煉

建議男人在感覺不好或煩躁焦慮時,參加一些高體能的運動。大量的研究表明,運動對人的心理有鎮靜作用和抗抑鬱的作用。跑步、打沙袋或網球、滑雪、遊泳等激烈的體能鍛煉,不僅能保持陽剛之氣,增強自信,還能有效地舒緩情緒,減輕壓力。

5.推遲發怒的時間

當你發怒時,試著推遲一下發怒的時間,第一次10秒,以後逐漸延長時間。如果你能將發怒時間推遲一天的話,你就會發現憤怒已經基本消失了。另 外,當你感到憤怒充滿胸腔時,請花幾秒鍾冷靜地描述一下自己和配偶的感覺。當你能夠以一個“第三者”的身份來描述現實情景時,憤怒就會慢慢地消失。

【編者小語】

工作壓力大,生活壓力大,到處都是壓力。確實,現在人生活不容易,壓力讓你喘不過氣。但是,有的人因為工作壓力得不到發泄。轉而把這種壓力發泄到家人身上。這是非常不對的。家人不是你的“出氣筒”。

自我對話有利於身心健康

說到自我對話,我們不由得會想起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所以,倘若我們發現某人坐在那裏旁若無人地自言自語,就會覺得非常可笑,甚至會認為他是在發“神經”。但是,現在我們應該改變一下這種觀念,因為自言自語的行為不但不可笑,而且還有利於身心健康。

妮娜是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對於她這個初入職場的小姑娘來說,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不善交際的她與人溝通也不是很好。為了應對來自各方麵的壓力,她經常會采用自言自語的方式為自己加油鼓勁,或是督促自己努力工作,或是提醒自己注意與人相處的方式。有了這樣一個減壓的方式,妮娜感覺工作起來也不是那麼累,做事情漸漸得心應手,不到半年的時問,她就變成了一個職場高手,麵對任何事情都從容不迫,誰也看不出是個剛參加工作的人,同事和領導也對她評價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