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喬(?-200年?),廬江郡皖縣人(今安徽安慶潛山),中國東漢末的女性,係喬公之女、孫策之妾、小喬之姊。在中國長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稱大喬。與其妹小喬並稱為“江東二喬”,傳說為絕世美女。
實際上,史籍中有關江東二喬的記載極少。陳壽的《吳書·周瑜傳》明確提到二喬也隻有一句話,提及的信息隻有漂亮和城破被納,說句不好聽的,就正史而言,他們就是勝者的戰利品,二喬不過是一妾室,對大局也沒有任何影響,不需要也沒必要幻想那麼多。
其中特別是大喬,在破皖後,大喬被直接送回駐地吳郡,孫策此時卻在四處征戰,二人並沒有實際接觸。四個月後孫策就去世,大喬自此孤苦伶仃的獨自走完了一生。所謂的丈夫,不過是霧裏看花罷了。
“終是霧裏看花啊,沒有強大的實力在哪都是輸啊,這一世我要有自己的人馬,不在寄托於男人。”大喬望著天空。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孫策攻取廬江的皖城,虜獲二橋姐妹,孫策自納大橋為妾。
大喬隨後同被俘獲的袁術家眷和劉勳家眷一起被送回吳郡[2]。然而孫策四個月後就去世。大喬自此淪為了寡婦,清人薛福成的《庸盒筆記》傳說大喬在孫策死後,哭泣數月而卒。
明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大喬唯一一次登場在二十九回中,孫策去世時,留下遺言命她孝順吳夫人。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一章中曾提及,諸葛亮這樣對周瑜說,曹操曾經發誓:“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諸葛亮還隨口朗誦了曹植寫的《銅雀台賦》,其中有這麼兩句:“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諸葛亮的暗示是曹操打仗是為了這兩個女人,並將她們放到銅雀台中,引得小喬之夫周瑜暴怒,最終同意連劉抗曹。
1800年前,三國時期出了兩位風華絕代的美人--大喬小喬,三國時的大喬和小喬合稱“二喬”,是中國古代曆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別是三國東吳霸主孫策和大將周瑜的妻子。唐代著名詩人杜牧《赤壁》中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更是讓這二喬家喻戶曉。有文獻記載說這兩位大美女是安徽潛山人。最近,二喬的籍貫似乎又出現了一點新問題,浙江義烏、湖北嘉魚還有河南商丘這三處都紛紛拿出證據,請專家考證二喬的故鄉在自己這裏,並且宣布說要打造二喬故裏、二喬公園、二喬故裏休閑園等一係列旅遊項目。四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作為二喬故裏,安徽潛山有史料可考。史學家陳壽在《三國誌?周瑜傳》記載,周瑜和孫策在公元199年攻占皖,即今安徽潛山一帶,並分別娶小喬、大喬為妻。現在潛山據說仍有二喬當年生活遊玩過的喬公莊園,附近還有二喬梳洗用水的胭脂井。河南商丘爭奪的切入點在二喬的父親喬玄身上。依據也是《後漢書》中有《喬玄傳》,稱喬玄字公祖,梁國睢陽人。而後漢時的“梁國睢陽”,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這樣,商丘人稱喬玄是“俺老鄉”,好像有那麼點根據。父親是商丘人,女兒自然也錯不了。湖北嘉魚人稱,二喬的父親是喬玄,喬玄是漢末名臣。早年,他曾寄居在“沙陽堡”一個中醫家,後來,娶了該中醫家的千金,生下了大喬、小喬。而這個“沙陽堡”,就是現在的嘉魚縣,因此,可以說:喬玄是在嘉魚結婚的,或許,大喬小喬也是在嘉魚出生的。水邊上的娃子水性好,因此也就有了二喬“洗遍溫泉”一說――至少,嘉魚是二喬的“外婆灣”。浙江義烏西南山區的赤岸鎮有個喬亭村,喬亭到處都是大小喬的影子,有關二喬的地名、傳說,在喬亭實在是舉不勝舉。義烏人稱,這裏就是三國時東吳國丈――喬公的老家,是大美人二喬的故裏。“小喬墓”也有兩個安徽廬江小喬墓據說建於東漢年間,現墓址位於安徽廬江縣城內。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居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一座土塚,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嶽陽小喬墓又名二喬墓,在嶽陽樓北麵。據光緒《巴陵縣誌》引明《一統誌》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後卒葬於此。”又引《戊申誌》載“墓在今廣豐倉內。或小喬從周瑜鎮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巴陵縣誌》又載“瑜所鎮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又裴鬆之注解《三國誌》稱:“瑜留鎮之巴丘,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瑜病卒之巴陵,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嶽陽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