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通信計費數據采集網絡的模式探討(1 / 2)

通信計費數據采集網絡的模式探討

信息科技

作者:王麗

摘 要 現在的通信計費的模式已經是多種多樣,對通信計費的數據采集也成為通信業中的一個重要方麵。本文就通信計費數據采集網絡的模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通信計費;數據采集;模式

中圖分類號TN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90-0227-02

在現在這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社會,通信行業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規模也越來越大。通信是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的一個重要方麵,在社會上有很重要的地位。隨著通信的不斷發展,通信計費數據采集網絡的模式也不斷的發展,在現在的數據采集模式中,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大的方麵,即時效性和空間性。每一種通信計費的數據采集模式都有它獨特的特點,在實際中,要對其合理運用,必須先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認識。下麵就從這兩個大的方麵來進行分類分析。

1時效性的采集模式

當處於脫機的狀態時,要以實現方式的不同來確定進行數據采集的模式。脫機計費的方式要獲取話單記錄必須要使用計算機對交換機的磁帶讀取來實現,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方式,它主要的缺點就是會有比較嚴重的計費時間的延遲。聯機計費的方式是將計費係統和交換機直接的聯係在一起來獲得話單數據,這種方式有很多的實現方法,所選擇的實現的方法不同,其計費的時效性也就不同。根據交換機有不同的支持接口以及通信協議也不相同,要利用聯機的方式來完成數據的采集,主要有以下途徑:第一,采集話單數據由異步通信口來進行;第二,利用仿真磁帶機接口的方式來完成;第三,利用X.25端口與FTAM協議來完成;第四,通過局域網來完成。從實時計費的方麵來說,聯機計費主要是利用交換機由局域網的協議來進行實現的,所以,它的條件比較多,也隻有這樣,才能夠使交換機與計費機中的話單保持一致性,另外,它比傳統的聯機計費的費用要高很多,可是它的安全性卻比較強。通常的情況下,我們所說的實時計費指的是在交換機中所產生的話單數據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傳到計費機中,但是不會影響其他的計費業務的正常使用。也就是說,當交換機和計費機之間的數據同步時間的間隔比某一個時間要小的時候,就可以當作實時計費已經實現。在實際的運用中,選擇計費的方式時,要考慮各個方麵的因素,結合實際的情況來選擇計費的方式方法,在保證適合的同時,盡量選擇成本比較低的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2空間性的采集模式

在這一方麵,主要是比較兩種采集方式的優缺點,即分布式與集中式。集中式采集易於管理、設備投入成本低、但遠程廣域網線路的穩定性差,數據采集經常中斷,計費中心或者是計費線路一旦有故障出現還沒有辦法在比較短的時間之內恢複,導致計費係統停止工作。分布式采集與集中式采集恰好相對,采集硬件成本相對較高,維護與管理都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分布式采集受線路的影響較小,即使線路中斷,仍可通過備份線路將話單數據傳回計費中心;同時采集機可以帶有一定容量的硬盤存儲器,可以保存一定時期的原始話單數據,因此采集可以作為一個原始話單備份的節點。一般的情況下,前置采集機中所配置的硬盤容量決定了對話單的緩衝能力。這樣在筆者看來,如果是對多種不同類型的交換機進行話單的采集,那麼分布式的方式比集中式的方式要有利。這主要是因為對前置機來說,分布式的采集方式有一定的緩衝能力。在實際的運用中,若MSC的負荷比較大,緩衝的能力也比較有限,另外線路也比較容易出現故障,線路恢複所需要的時間比MSC的緩衝要長,這樣的情況就比較適合使用分布式的采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