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曆來多智者,這是舉世公認的。伏羲氏悠悠七千載,黃帝陵漫漫五千年。一部《論語》治天下。《周易》內涵莫測深。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是我網流傳久遠、普及麵相當廣泛的兵法及讀物.集曆代“韜略”、“計謀”之大成,素有“兵法謀略奇書”之稱,索來被人們看重。古人曾有“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之說。

《三十六計》集中國智謀之大成。曆朝曆代,上至文卿,下到平民,幾多人習之學之,幾多人受益無窮。

《三十六計》以《易經》為依據,貫穿老莊之學,陰陽之理,剛柔並濟,攻防思辨。含千般變化,萬般計謀。以辯證法思想論述了戰爭中諸如虛實、勞逸、剛柔、攻防等關係,做到“數中有術,術中有數。”

《三十六計》共三十六個計謀,包括: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裏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葦、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主、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癡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走為上計。 如今三十六計已不僅僅局限戰爭中使用,無論是變幻莫測的商海.還是深奧的領導藝術,都可以從中得到借鑒。

占人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掌握了這些曆史人物的用人、管人精髓.也就是掌握了優勢契機。

本書在對《三十六計》進行詮釋和解讀時,通過對大量案例的分析,加深讀者對這些策略的領會。從故事的機趣中闡述管理的道理,淺顯易懂,作為現代人,熟讀曆史,活用曆史並從中汲取管理經驗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