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微博改變企業的未來2(2 / 3)

(3)微博與社交網站的區別

Facebook、人人網及開心網之類的社交網站(SNS)的功能通常更多,例如日誌、相冊、投票、讀書及各種小遊戲等,也可以稱為“混搭”;而微博則以140個字的短消息為核心,其他的應用並不直接反映在首頁,而是通過輔助功能進入使用,且大多數可使用微博的賬號登錄。同樣,SNS好友的關注方式也是雙向的,其話題討論也有相對的封閉性。

另外,由於微博上各行各業的人都有,這使得微博上的社交圈子更廣,且通過認證信息還能尋找到各個領域裏的專業人士。

2.微博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1)媒體化趨勢

越來越多的個人和機構將會用微博來建立自己的自媒體。2009年7月,微博的鼻祖Twitter把首頁那句經典的“你在做什麼”(What are you doing)的疑問句換成了一個祈使句“分享和發現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事”(Share and discover what happen in the world)。說明Twitter不再滿足於簡單的、絮絮叨叨的個人具體行為的訴說,而是轉向發現和傳播社會事件,向一個有擔當、有影響的媒體轉變。這是Twitter和其他所有微博網站共同向世界發出的信號:信息傳播進入微博時代。

從用戶角度看,微博有逐漸成為新聞中心的趨勢,眾多用戶通過關注記者、新聞機構、名人等方式獲取最新的新聞動態,同時廣泛的互動交流也使得用戶在微博上能夠獲得比傳統門戶網站更加深入、全麵的新聞分析。

(2)電子商務趨勢

DCCI的調研發現,電子商務是微博用戶最希望增加的新功能之一。電子商務可能會在微博上獲得較快的突破,這基於微博可信賴的人際網絡和口碑網絡。微博在消費者信息獲取和信息決策方麵的影響力正逐日上升,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品牌進駐微博,與消費者進行麵對麵的溝通和交流、發布促銷信息、試水直銷等舉措已經讓微博的電子商務粗具雛形。

與此同時,像微博這樣基於博友的興趣和愛好的平台也非常有利於團購類微博服務的發展,商家隻需要一聲吆喝,有相應訴求的人就會迅速聚集起來。微博在執行團購效率方麵,是非微博團購網站不可比擬的。

因此企業在微博上開展直銷、商家在微博上發起團購,可能會成為微博上電子商務的重要體現。另外,移動電子商務應用也將是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移動媒體具有天然的融合線上線下電子商務功能的特性,加上微博在消費信息傳遞方麵的快捷性和精準性,一些微博手機電子商務應用,比如手機拍賣、商品秒殺、手機優惠券等都會較容易地找到潛在的市場。

(3)移動趨勢

DCCI的研究顯示,微博用戶通過手機登錄訪問的比例超過3成。預計到2013年,手機網民數量將超越PC(個人計算機)網民數量,占中國總人口的比例將達52.9%。而微博的即時自媒體的特性與手機的方便、及時等特性結合起來,將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因此,微博在手機平台上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通常來說,企業應該提供更適合手機使用的微博版本。手機微博通常有三個形式:SMS/MMS(短信通群發係統/多媒體短信服務)模式、WAP(無線應用通信協議)頁麵模式和手機客戶端模式。這三種模式各有其優、劣勢,微博網站應根據自身特點加以綜合應用,實現與PC微博的無縫連接。

比如SMS/MMS及時性、便捷性很強,但不適宜接受數量大的微博信息;WAP頁麵易用性較強,但是用戶的操控性相對也較差;微博客戶端是我們比較看好的模式,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博客戶端既能有效發揮手機的性能,也能快速存取遠端的微博服務,將會是微博網站VS手機微博的主戰場。

另外,手機微博與LBS(基於位置的服務)的結合也會是一個有趣的微博應用突破口。微博加入移動、位置、社交的元素,對於用戶無疑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在這方麵還可以向消費導航方向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關於微博的未來,李開複在其新書《微博改變一切》中寫道:

微博作為一種新媒體,以廣告為主的多種商業模式必將推動微博健康、持續地發展。微博作為一個開放的平台,可以吸引成千上萬開發者的參與,使微博在功能服務方麵一下子具有了無限多的可能性和無限的延展性。更重要的是,微博作為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生活方方麵麵的社會化傳播平台,億萬網民的參與和層出不窮的新需求,必將推動微博服務的不斷創新,不斷推出新模式、新功能。微博的未來不可估量。

但無論微博怎樣發展變化,無論微博上出現多少新穎的功能,我們都有理由相信,微博本身社會化、媒體化、個性化、實時化等基本特點隻會被加強,而不會改變。微博的發展隻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輕鬆,隻會不斷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樂趣和享受!

在未來,微博的即時性、傳播性、便捷性三大需求驅動力量將重構互聯網格局,微博將引領即時網絡的發展。微博的未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在反複試錯中探索出來的。我們不能完全預見微博的未來,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微博將在未來的互聯網格局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依靠140字的便捷傳播方式,微博不僅掀起了一場互聯網領域的“微革命”,同時,在商業領域,微博的即時性、傳播性、便捷性也足以讓它在營銷界引起一場革命。微博的未來是一個以人為中心、以個體為基本單位的群體多維、多邊、實時的互聯網平台,將成為企業有效的實時營銷平台,多種商業模式將由此誕生。

從企業的角度講,微博為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提供了一個直接的、即時的展示、溝通、服務平台。從消費者角度講,消費者可以利用微博這個社會化媒體更加立體地了解和選擇自己所需的產品與服務。

微博作為最引人關注的新興媒體,從功能和營銷價值角度講,都為營銷提供了新鮮的元素。從功能上來講,微博營銷集中了以下的功能:市場調研、產品推介、客戶關係管理、品牌傳播、危機公關等。微博開放的平台將會為進駐微博的企業帶來更多的盈利模式,微博的營銷大門也就此開啟。

神通廣大的微博

為什麼你的企業要立即使用微博?理由非常多,現在我們基於微博的原始特點,來說說為什麼作為微博基礎信息源的企業要積極展開微博營銷。

1.企業使用微博的理由

(1)龐大的潛在客戶數量。任何一個具有潛在客戶源的平台,都是營銷平台。從微博用戶總量上看,2011年年底,微博用戶總數量已經超過2.8億,並且仍然在以季度環比20+%的速度增長,隨著群聚效應逐漸轉化為個人的必需信息交互渠道,可以預計在不遠的未來,中國網民全民微博的壯觀。

很明顯這些習慣於使用網絡來獲取和交流信息的人們都是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是最有價值的客戶群體,一個正常的企業理所當然地應該到這樣一個群體平台上來展現自己。

(2)精準定位潛在客戶,並與之建立最真誠可信的緊密聯係。絕大部分微博都包含著顯著的個人信息,這裏指的個人,是指每一個賬戶,不管是從微博ID、標簽、簽名、微博內容,還是關注、被關注、評論等信息當中,都可以找到其顯著的個人特征,這些在現階段就可以通過相應的統計分析手段做一些企業關注信息的相關性分析,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更為專業的細化分析參數的設定,企業可以十分精確地找到自己的潛在客戶,並根據潛在客戶特點開展相應的開發維護工作。

(3)獲取最新的競爭信息和客戶需求。微博作為社會化交互平台,其天生具有自媒體性質,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發出者和接收體。當潛在客戶作為信息接收體的時候,是在被動地獲取企業傳達的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做出相應的判斷來確定自己和該企業信息的關係定位。

當潛在客戶作為信息發出者的時候,就不是根據外來的信息進行判斷與定位了,而是將自己的價值訴求發送出來、表現出來,對於企業來說,這就是市場的真正需求點。不僅如此,企業甚至還可以根據微博用戶的讚美、抱怨、提問,以及無意識的提及、聯係語言信息找到勝過對手的產品研發突破口。

看起來,即便是現在信息檢索能力如此發達的互聯網,也是難以想象的,但是,因為有了SNS平台,有了Facebook,有了Twitter,有了微博,這一切都已經逐步變成了現實,其產生的巨量的各行各業需要的精確數據已經為很多信息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利用起來,並進一步對企業營運產生積極高效的作用。

(4)通過有效交流幫助企業改善成為有機法人,贏得客戶信任。在我們的社會體係中,基於社會化層麵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自然人,也就是我們每一個血肉之軀;另一種是法人,是基於社會規則而存在的多元素組合性個體。在過去,法人與自然人有著本質的區別,在大家心中,法人始終是一個物的形態,而有血有肉有精神的自然人才能稱作人。但我們似乎忽略了,當我們與某個法人交流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和自然人打交道,法人也是自然人的演化形式。

隨著信息交互時代的到來,或許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地意識到我們自然人和法人之間,其實也是可以像平常一樣交流的。當然這種交流本質上大多隻是基於產品價值信息的互動,但它確實會讓我們感覺到是在和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個體進行交流,並進一步產生可能的價值認同、情感認同,同時產生互信來促成價值的交換。

(5)促使企業將更多精力花在創造真正有價值的產品上,並正麵麵對危機。從前麵幾條,我們不難看出即時信息交互時代的企業,麵臨著信息的極度透明狀態,相當於切開的西瓜,是熟是生、是好是壞完全憑真實狀態反映。要想贏得客戶,唯一的選擇,就是把瓜養好,並在合適的時候采摘上市,讓客戶好好品嚐之後自覺發出中肯的評價。當這些評價逐漸累積,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企業的信譽。

很多人以為信譽就是別人相信你,到處說你好,吹捧得你像神一樣高大可靠。其實不是。信譽需要展示的不是你有多好多完美,而是你真實存在的樣子和軌跡。所以當有人說企業的不是,罵企業產品的時候,企業要做的不是去掩蓋、粉飾、回避,或者服軟認栽,等等。

企業要做的,隻能是通過交流去消除客戶的疑慮、問題、訴求……很多企業會認為麻煩,還會帶來極大的人力、物力成本,根本就是得不償失。那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做?因為在社會化網絡時代,你是曝在陽光下的,像一棵草,蔫了不澆水肯定是要被曬死的。

(6)對信息檢索的顛覆。百度、穀歌等搜索引擎一直把持著網絡信息索引的主動權,但現在,社會化媒體來了。試想一下,微博每分每秒、無時無刻不在收集並同時釋放信息,也就是說,微博的數據來源自即時的數據載入並同時發出,這所見即所得的當口,是必須經過微博服務器的,並同時在數據庫中進行識別和記錄、備份,將所有的數據形成一個巨大的雲端。這說明用微博搜索可以立刻將通過名稱、簽名、標簽、內容等關鍵詞內容實時地索引到你的麵前,看起來似乎和傳統搜索沒有什麼區別,實際上卻大不一樣。

我們知道傳統的搜索需要通過信息搜集、整理以及接受檢索來反映信息,其中搜集、整理需要通過覆蓋性的信息抓取和分類歸集,這與社會化媒體的內容主動入庫的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再加上搜索信息需要通過用戶的檢索來抓取可能對應的信息,而社會化媒體在數據量足夠充足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形成智能分揀機製來幫助用戶獲得最及時準確的信息。

而最要Google們命的,是這些信息的可信度遠遠大於傳統搜索引擎所提供的信息。麵對這些即將來臨的顛覆性變化,企業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