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祿曾經在其他州府任職,前幾年才回來。天下戰火不斷,朱文祿也參加過幾次戰役。有一次他的小隊探查敵情的時候,遭遇敵軍,受了重傷。是朱安的父親拔烈逸救了他。
拔烈家雖然居住在深山之中,但是頗有家財。據說其為拔烈眷之後。拔烈眷是平文帝(拓跋耶律)的外孫。(注:孝文帝改革時,拔烈改為梁姓,本文都用鮮卑姓。)
當年代國大亂,先帝(現在的皇帝拓跋嗣的父親,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和其叔父拓跋窟咄一起投奔有姻親關係的劉庫仁。(孝文帝改革,獨孤改為劉,此獨孤部是匈奴族,並非鮮卑族)
劉庫仁對先帝疼愛有加,卻遭到其子劉顯的嫉恨。我們鮮卑的大王,不似中原人,講究立嫡立長。劉顯就扇動拓跋窟咄除掉先帝,這樣拓跋窟咄就是代王。
先帝居住在獨孤部的時候,拔烈眷和先帝關係較好,並且派家仆丘穆陵崇負責侍奉他左右。(注:拓跋鬱律的次子是拓跋什翼犍,拓跋什翼犍的孫子是拓跋珪,所以梁眷從輩分上比開國皇帝都大一輩)
拔烈眷得知劉顯要派人將害拓跋圭,就秘密派遣丘穆陵崇通知拓跋珪。
拔烈眷擔心事情敗露會遭到劉顯的報複,就把妻兒家財都托付給丘穆陵崇,讓他把他們帶到安全的地方,並且定下計策,如果他不幸被俘,就竭盡全力保住他的妻兒。事情發展果如梁眷所料,劉顯發現先帝逃跑後,知道是拔烈眷泄露的秘密,把他關了起來。
丘穆陵崇知道劉顯心胸狹窄,拔烈眷被抓,必定也不會放過他的親人。他想起拔烈眷的話,無奈謊稱梁眷不顧恩義,要跟劉顯一起叛亂,他不齒他的為人,就掠走他的妻兒家財以雪心頭之恨。
劉顯沒有相信丘穆陵崇的話,不但沒有放過拔烈眷,反而將他殺害,還繼續追殺他的妻兒。
後來,梁眷的後代就在這深山中隱姓埋名地生活了。
當年拔烈眷的家仆丘穆陵崇,救駕有功,早已位高權重。現在丘穆陵家更是大魏的高門大族,丘穆陵崇的後人都位高權重,而拔烈眷的後人卻隻能隱居深山。
朱文祿講到這裏,大家的唏噓不已。
丘穆陵就代表宜都王,七星村離舊都盛樂騎馬也不過幾日的路程,附近的宿六斤部和叱門部說白了都是丘穆陵家的家仆。所以,宜都王府,對於朱家來說,真是天大的官了。
崔家在西晉雖然也是豪門大族,但是他們投靠大魏後,境遇大不如前,鮮卑人重用中原人,但未必信任中原人。
崔氏這個崔家遠的不能再遠的旁支,就更理解什麼真正的高門大戶。所以本來崔氏還想對收養朱安表達不滿,現在得知他還有如此煊赫的家世,當即把要說的話咽回了肚子裏,閉口不語。
“後來呢?”花落也不禁問道。她以為稱自己不是爹娘親生的孩子,這隻是二哥的權宜之計,但是聽到這裏,她也知道,二哥、阿爹講的都是真的——二哥朱安真的也是阿爹和阿娘收養的孩子。
後來,我傷好偷偷回去看你阿娘,你阿娘當時懷著身孕,我實在不放心。沒想到當我回家的時候,你阿娘因為被告知我戰死沙場,傷心之下孩子就這樣沒了。
我得知秦軍的突襲軍隊,可能要經過拔烈家隱居的山林,就趕去報信。可惜還是去晚了,我到那裏的時候,隻剩弟妹抱著安兒,當時安兒才兩歲。弟妹把安兒交給我就、就撞了牆去跟拔烈逸兄弟會和了。
弟妹真是一個至情至性的烈女子啊。
朱文祿說道這裏,不禁眼眶微紅。朱安也熱淚盈眶。
花落卻不讚同她的做法,她一死了之了,可是失去親人的痛苦卻加倍地加注在那麼小的二哥身上。還好二哥遇到了阿爹阿娘這樣的人,否則,他不說長歪,也會有心理陰影。哪裏像現在這麼優秀健康。
“既然如此,二弟就把那這些金葉子拿回去吧。三弟妹你自己的錢再仔細找找。二弟剛回來就遇到這樣的誤會,好好休息。”大伯一錘定音。
大家都沒有異議。散會了。
回房的路上,花落特意走在朱安的身邊,握住他得手,無聲地訴說著謝謝。
朱安也握緊手中柔軟的小手……他不後悔今天所做的決定。
------題外話------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一,就是改漢姓,丘穆陵氏,改為穆氏;拓跋氏,改姓元;獨孤氏,改為劉氏;作為配角的宿六斤氏,改姓宿;叱門氏,改為門氏。姓元的有可能是拓跋的後代,姓門的和姓宿的,也許也有鮮卑的血統。(*^__^*)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