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挪威享受室內樂
音樂之旅
作者:劉雪楓
挪威是室內樂的天堂,有三個享譽世界的室內樂音樂節——特隆海姆(Trondheim)、勒羅斯(R?ros)和利索爾(Lisors)。雖然利索爾因為由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挪威鋼琴家安茲涅斯(Leif Ove Andsnes)擔任藝術總監而名氣更大,但我卻兩次與它失之交臂。利索爾是一個美麗的小鎮,因位處挪威南端,氣候格外宜人,無論是參與的音樂家還是聽眾都很國際化,反倒對我的吸引力不是很大。
我曾兩次去勒羅斯,都是在三月的室內樂音樂節,盡管氣溫仍然很低,但光線充足,正是太陽回歸的季節。在我看來,三月的勒羅斯是這座聯合國文化遺產山城最美的時候,藍天白雲下被白雪覆蓋的教堂、墓地、礦山、煤焦山以及逶迤的小路在刺眼陽光的照射下反射著耀眼的晶瑩。勒羅斯的音樂節很瘋狂,可謂把來前演出的音樂家用到極致,幾乎每人都要參與七八台音樂會,演出場地涉及勒羅斯及周邊十餘處,甚至延伸到幾公裏外的機場飛機庫。記得有一天我從上午到下午輾轉了六個地方——地下的礦井、曠野的穀倉、河邊的博物館、近似音樂廳的“歌手之家”、火車站旁的慈善機構辦公樓與將近千年的石板教堂,音樂會的內容包括弦樂四重奏,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哈當格爾小提琴(Hardanger fiddle)三人組合,鋼琴與人聲、小號、小提琴以及吉他二重奏等,幾乎涵蓋室內樂的各種形式。每場音樂會不到一個小時,中間還有一頓簡餐亦在音樂中進行。那天最魔幻的無疑是轉場的時候天氣幾番驟變,一會兒萬裏無雲,一會兒烏雲密卷、狂風肆虐、暴雪滔天,每次從一個“室內”出來,都恍若隔世,一切都那麼似夢似幻,很不真實。
由於出席音樂節的大多數嘉賓與音樂家住在同一家酒店,所以早餐聽門德爾鬆,十點咖啡時間賞斯卡拉蒂,中午飯前飯後酒席間音樂家搞笑伴宴樂陶陶,下午在酒店的各個角落有爵士民樂古樂大彙演,晚上九點半再去教堂感受男低音唱的舒伯特《冬之旅》,深夜十一點返回酒店參加爵士“大爬梯”仍舊人滿為患。回想如此歡樂的時光,語言頓時變得無力,身居天堂的時候,最大的心願是讓自己的朋友親人一起來分享。
挪威第三大城市特隆海姆比勒羅斯更往北,都屬於南特隆德拉格省。我在勒羅斯聽過世界上最好的室內樂團——特隆海姆獨奏家合奏團(Trondheim Solistene)的兩場音樂會,分別是音樂節的開幕和閉幕,可以說對這個樂團和它的藝術總監奧伊文德·基姆瑟(?yvind Gimse)極具好感。此前我隻知道特隆海姆的室內樂音樂節一定也以這個絕佳樂團為主打,卻完全沒有想到音樂節的兩位創辦人正是這個樂團的骨幹成員維嘉爾和西格蒙德。特隆海姆獨奏家合奏團代表著當今室內樂團(弦樂團)的一個高度,與其對應的便是當代最傑出的小提琴家丹尼爾·霍普(Daniel Hope)以及阿托斯鋼琴三重奏、阿爾米達弦樂四重奏和挪威歌唱家合唱團,還有偉大的長笛演奏家卡米拉·霍滕嘉(Camilla Hoitenga)。這些頂級的音樂家同樣被音樂節用到極致,他們的表演幾乎每天都可以在不同場合看到。
除了正規的音樂會之外,我受邀在該城市幾個頗具地標性的建築裏體驗真正的室內樂尊享,充分領略到室內樂的精髓。這些地方包括具有考古與文物價值的近千年老房子、挪威首富的城堡、古老的農場、花園環繞的樂器博物館和國王的行宮。最難忘記音樂節開幕頭天晚上的晚宴音樂會,在每道菜上來之前,先後有特隆海姆獨奏家合奏團的四重奏組、女中音歌唱家格魯普、長笛演奏家霍滕嘉等人的席間表演,亦莊亦諧,輕鬆快樂,在精湛紮實的技巧支撐下極盡搞笑之能事,令晚宴氣氛不斷高漲,人人不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