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章到也並非做偽。隻是,單就其發揮的效應來看,作秀的成份,遠遠大於事實。
按照聯邦法律,福利院由議會單獨撥款,必須對所有入院者進行最基本的係統性教育。在負責孩童們正常生活的前提前,還要完成一係列相關的職業訓練。其中的成績突出者獲得認可後,能夠轉籍成為公民,躋身於正常的人類社會之中。
但是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少。由於經費和人員等限製,福利院隻能提供最簡單的初步教育。那些在成年考試中成績優異,被上層看中的特殊兒童,都屬於智力發育較強,智商遠遠高於正常人的特例。按照生物學家的觀點,這樣的智力超常者在人群中出現的機率,還不到百萬分之一。
根據宇宙曆3557年人口普查總署公布的相關資料,整個人類聯邦福利院的在冊孩童數量,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億。在他們當中,百分之五的人有天生殘疾,百分之七點六八的人有各種不同類型的疾病。而那些剩下的正常人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有心理缺陷或者溝通障礙。
趙毅的少年時代在S12渡過,儲存在電腦裏各種關於人類社會的資料,是他賴以打發時間的唯一玩具。因此,他很清楚,這種所謂的“兒童福利機構”,究竟在人類社會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閣下,這邊請————”
望著麵無表情且一言不發的他,身穿做工考究黑色西服和白色襯衫,肥滾得如同企鵝般的院長,在滿是皺紋的臉上綻開比菊花還要燦爛的笑容,半彎著腰,把趙毅迎進了一間約莫名五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間。
走近敞開的房門,撲鼻而來的一股濃烈的消毒水氣味兒,其間還混雜著石灰與福爾馬林組合在一起的酸嗆。令人惡心反胃,幾欲做嘔。
房間裏靠牆擺放著兩架高高的組合床。除了中間一張鏽漬斑斑的鐵皮桌子外,再也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
就是這麼一個狹窄的房間,卻足足容納了十六個八、九歲大的孩子。他們穿著一套用機製材料製成,做工粗糙的灰色罩衫,腳下踩著一雙厚膠皮墊低的黑色大頭鞋子,分成兩排圍站在床邊,用略帶好奇且充滿膽怯和冰冷的目光,默默地注視著走進房間的每一個人。
也許是因為經常見不到太陽的關係吧!這些孩子的皮膚有種病態的蒼白,其間還混雜著非正常狀態下的泛黃。他們很瘦,雖然沒有達到營養不良的程度,可是從空蕩蕩的罩袍下,卻總能看到那一雙雙如同枯柴般的腿腳。
不知為什麼,趙天忽然覺得有些感慨。他想起了黑暗深黝的S12基地。從這些孩子的身上,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
唯一不同的,自己那個時候很幸福。雖然同樣沒有父母,卻能夠被很多人關心,愛護。
“去餐廳看看吧!”
倒不是趙毅突發奇想。而是這個時候正好是吃飯的鍾點。他很想知道,十多年過去了,福利院的夥食是否還和自己在電腦資料看到過的一樣?
或者,有所區別?
飯堂的麵積很大。超過五百平麵的大廳裏,一張張厚重而結構簡單的桌椅成排擺放著。在麵色冷厲的管理員帶領下,一隊隊年齡不一的孩童,從大門順序走進。他們分坐在各自的椅子上,稚嫩的臉上不苟言笑,刻板得活像一個個用血肉造出來的機械人。
吃的東西非常簡單。一塊用膠質合成的硬麵包,一碗用鹽和清水煮成,其中添加了藥物和配料,透明得可以看見碗底的維生素湯。
趙毅走近餐桌,隨手端起一個孩子的湯碗嚐了嚐。淡淡的,有股鹽花溶出的鹹腥,還有維生素藥劑那種特有的潲水味兒。喝起來,就像是隔夜變質的餿湯。
這味道他很熟悉————剛到在新明斯克市的時候,這種難以下咽的湯,是所有工業平民賴以為生的東西。
望著這些麵帶興奮,狼吞虎咽粗劣食物的孩童,望著那一張張高高鼓凸,拚命咀嚼幹硬麵包渣的稚嫩小臉,一種莫名的傷感,也在感染占據著趙毅的情緒。
整個福利院的孩子都靠這些食物渡日。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各種藥物的添加,使得進食變成一件異常簡單的事情。一管半固體狀態的營養液,其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足夠維持人體近一周的需要。這些藥物的價格非常低廉,也正因為如此,日常進餐也開始變得可有可無。為了節約成本,福利院供應的飲食往往隻有一份簡單的例湯。像今天這樣能夠在餐桌上看到麵包的情況其實並不多。如果不是自己這個“大人物”的出現,必須要做足表麵工作的話,恐怕這些孩子連午餐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合並到晚上才能喝到一點可憐的湯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