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擴建(2 / 2)

盡管如此,從自動熔煉池裏流出,冷卻成為固定三角形的鋼錠,仍然達到了數百噸之多。

在宇宙深處每一顆被探明,具有開采價值的星球上,隨處都能看見在礦石堆間不斷忙碌的工業平民。當然,他們擁有的自動化采掘以及提煉設施,實際使用功率並沒有趙毅的這麼強。除了礦石,工業平民還必須大量栽種產出膠質的植物,以及從地熱、恒星光源、狂風甚至是潮汐當中收集的能量。礦石、膠質、能源,這些有價值的產物,由地球聯邦或者泛聯合軍統一進行低價收購。工業平民從中獲得利益其實並不多,甚至隻夠購買食物,以及機械的日常維修和保養。至於微薄的盈利。。。。。。幾乎所有平民都會把它們投入新的機械,擴大自己的產品數量。當這種循環式作業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負責采集各種原料的平民們,自然能夠拿出足夠的鈔票,使自己和家人重新獲得公民身份。

這是一種脅迫性的強製勞動。統治者精確計算過平民購買食物和飲水的經濟能力,永遠不會讓這些人吃飽,卻也不會徹底斷絕他們回歸文明社會的希望。就在掙紮與苦難之間,數“兆”計的工業平民,在宇宙各個角落建立起資源采集點。他們就像一隻隻辛勤的螞蟻,用微薄之力貢獻出自己的全部所得,支撐著聯邦與泛聯合兩大勢力,成為文明社會最基礎,最低等,也是最卑微,卻必不可少的厚重基石。

G31型太空戰鬥機生產流水線已經完成調試————“X”形狀的飛機骨架,整齊排列在車間的吊式橫梁上,排列在裝配線上的五十多支機械臂,在機體表麵與內側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通過電焊和螺絲固定,在機身表麵附上一塊塊裝甲。與地麵出入口連接的第一分層停機坪,順序擺放著上百架完成裝配的飛機。旁邊兩條與武器倉庫連接的輸送帶,將在最短時間為它們加裝引力跟蹤導彈,以及三十毫米航炮的彈鏈。

聯邦與泛聯合之間的邊境地帶,連綿超過數十萬光年。無論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做到絕對防禦。軍隊,隻能依托幾顆關鍵的要塞式星球作為支點,在領域周邊往來巡邏。為了彌補軍力不足,兩大勢力不約而同選擇了“以民為兵”的全麵防禦計劃。包括G31在內的絕大多數太空戰鬥機,均被列入民用武裝的範疇。尤其是在規模越來越大,需求量也越發旺盛的走私利潤刺激下,海盜這種古老的職業,也應運而生。

沒有人統計過,在兩大勢力之間來回遊走的海盜數量具體有多少。但是,非官方數據數據顯示,這個數字應該在五至十億之間。為了從純經濟角度對敵人進行打擊,早在上個世紀中葉,聯邦與泛聯合已經開始實施“私掠計劃”。其核心,套用古老英王國曾經使用過的私掠許可證模式。對於那些具有一定實力,對政府也極具忠誠度的船主和探險家,頒發政府給予的特殊身份文件。與殘酷冷血的海盜不同,這些人是持有執照的掠奪者。所付出的代價,僅僅隻是對各自所在政府的效忠,以及上繳掠奪貨物總量的百分之十五。

擁有私掠許可證,就意味著能夠組建私人武裝,能夠自由往來於各個港口、星球。這也是趙毅之所以沒有在多變向引擎增幅圖紙上要求更多利益,而是將其用來換取相關文件的真正原因。

在基地最深處的中央控製室,趙毅正默默注視著核心車間的操作平台。他的臉色無比凝重,甚至就連眼眸深處釋放出的目光,也隱隱帶有一絲顫抖。

(求推薦票!求收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