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間諜(3 / 3)

他坐在被敦實身體擠壓得“吱吱”作響的轉椅上,肥厚短粗的手指,慢慢攪動著加了雙倍方糖和奶精的濃咖啡。被皺紋和脂肪擁擠得隻剩下一條細縫的眼睛,一直注視著擺在桌麵上的文件。

敞開的扉頁右上角,赫然貼著幾小時前,憲兵剛剛遞交上來的趙毅相片。

“真是一個有趣的小家夥。”

莫維斯嘟囔著,搖了搖頭,抿了一大口濃稠的咖啡。

身為師屬情報處長,他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情。

整個事件的經過,其實並不複雜————一個在戰場上救了幾名地球聯邦士兵的年輕人,隨同獲救的對象一起返回基地。按照正常的故事發展,他應該獲得獎勵與褒讚。問題在於。。。。。。這個身穿舊軍服的年輕人,竟然聲稱自己是整編八十一師的唯一幸存者。

十八年前的那場突襲,據守S12礦區的部隊沒有任何人活下來。

這在地球聯邦,是公開的秘密。

莫維斯並不認為趙毅是間諜。

身份鑒定,是一件異常複雜的事情————每一個共和國公民從出生的時候起,就必須接受人口普查總署的信息錄入。記錄項目包括指紋、基因、眼膜辨識碼,以及父母雙親產生幼兒的幾率與配比相性。。。。。。一份個人身份的原始檔案,涉及文字多達一萬五千左右。就算泛聯合軍情報部門真想用戰場救援這種老掉牙的把戲,在地球聯邦當中秘密安插潛伏者,也根本不會隨隨便便弄來一個莫名其妙的人。

間諜,可以用任何身份混進聯邦內部。卻絕對不會使用整編八十一師這個特殊番號。

可是,怎麼才能解釋這件就發生在自己眼皮底下的事?

魏文小隊的所有成員,都證明這個叫做趙毅的年輕人來自北方。戰鬥中的射擊位置,也是S12礦區深處。

除了被輻射感染的變異生物和幽靈,那個地方不可能有活著的人類。

超過四千五百米的射擊距離,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莫維斯看過被憲兵扣押的那支槍————托柄上的金屬銘文顯示,那是二零三六年亞特蘭大軍械廠生產的M201K型步槍。這種槍的有效射程最多不超過四百八十米,使用五點五六毫米口徑子彈。然而,整枝步槍明顯被改裝過。槍膛部分已經變成類似磁能動力場的發射裝置,彈匣裏的九毫米彈頭,比一般的同類口徑子彈更長,也更重一些。它們帶有手工改良的痕跡。與最新款的“影殺”狙擊槍性能相似,或者還要更強。但就外觀而言,其實就是一堆用破布和各種零件拚湊起來的破爛兒。

沒有哪個間諜會傻到使用這種東西。除非從他/媽肚子裏出來的時候,腦袋被產鉗夾過,是扁的。

他身上的軍裝是舊貨。通過對尼龍纖維的光譜對照,莫維斯順利查到了生產該批高彈布料的亞洲第三製衣廠。對比樣本,以及軍服領口位置模糊的編號,廠方確認————這的確是他們十九年前的產品。貨號和軍內代碼顯示,該批戰鬥服由共和軍後勤部撥發。至於接收單位。。。。。。則是當時駐守S12礦區的整編八十一師。

莫維斯是一名極其老到的情報官。他注重細節,擅長從不為別人注意的旁支,對整件事情進行分析。然而,神秘年輕人的破綻也是在太過明顯————翻遍電腦裏留存的整編八十一師花名冊,總共有十一個人與他同名同姓,卻沒有任何人與他提供的信息相吻合。

他一直重申自己隻有十八歲。

這簡直就是個無聊的笑話。

“這家夥。。。。。。應該是某精神病院走失的重症患者。”

合上文件夾,莫維斯閉上雙眼,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按壓著鼻梁頂端。過了近三分鍾,他又重新翻開案卷,皺起眉頭,默默地看著。

不管怎麼樣,把他送進精神病院以前,至少應該與他麵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