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培養女兒上大學,“醬菜媽媽”的風雨人生(5)(1 / 1)

培養女兒上大學,“醬菜媽媽”的風雨人生(5)

可憐天下母親心,感恩母親節

厄運再次襲來,擊不垮善良的人

家裏多了個人,原本兩室的房子顯得有些擁擠。兒子從學校回來,高秀娣和袁豔娜睡一屋,兒子和老公睡一屋。高秀娣意識到這不是長久之計,就跟老公商量著換間大點的房子。當時高秀娣剛還清債,並沒有多少積蓄,但她相信憑她的醬菜店,一定能在不久的將來把換房的錢賺回來。高秀娣再次向親戚朋友借了點錢,換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新房的客廳麵積很大,可以隔一塊空間給袁豔娜睡覺、學習之用。袁豔娜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別提有多高興了。

她真切地感受到高秀娣全家把她當作了這個家的一份子,她也把這個家的每個人當作了自己的親人。高秀娣和袁豔娜這對特殊的母女,成為了菜場裏的美談。菜場裏很多賣菜的外來務工者沒空也不知道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他們看見袁豔娜每天放學後在高秀娣的醬菜店門口做作業,都羨慕不已,於是也求著高秀娣幫忙管管自己的孩子。高秀娣覺得這些人從外地到上海謀生不容易,而且這些孩子缺乏管教,的確容易學壞,荒廢了學業。從此,高秀娣的醬菜店成了“晚托班”,放學後,菜場裏大大小小的孩子都齊集到醬菜店。恰好醬菜店門口有塊空地,高秀娣擺上桌椅,一群孩子大的管小的,學習好的幫助成績差的,大家一起學習。有誰不聽話就要接受高秀娣的單獨教育。

每個孩子見到高秀娣都又敬又怕。高秀娣儼然成了這十多個孩子的另一個“媽媽”。高秀娣的生活每天在忙碌的快樂中度過,她以為厄運已經遠離她。然而意想不到的是,2004年,高秀娣的老公被確診為喉癌。她的生活一下子又坍塌了。

當時,兒子臨近大學畢業,正是忙碌的時候。老公住在醫院裏,高秀娣每天上午依舊到店裏做生意,下午請了一個工人幫忙。而她每天中午騎自行車趕往離家很遠的醫院,看望丈夫。原本三刻鍾的路程,高秀娣常常要騎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騎著車,她的眼淚就會止不住地流下,想到這些年,家裏的生活剛剛好轉,卻突然又發生這樣的變故,如果老公……她不敢往下想。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她不得不把車停在一旁,把眼淚擦幹,平複一下心情才能繼續往醫院趕。一路上,她要如此這般停上好幾回。可是一旦到了醫院,她絕不讓自己的眼淚流下,她笑著鼓勵老公,給他信心。

那段艱難的日子,讓高秀娣欣慰的是乖巧的袁豔娜不但沒有影響學習,還把家裏的家務都包了,幫高秀娣減輕了不少負擔。人是需要精神動力的,孤軍奮戰和有眾人相幫,動力是完全不同的。在家人和周圍人的支持下,高秀娣和丈夫終於又闖過了一道難關。丈夫出院後,辦了提早退休。

高秀娣的生活重心又回到了她的醬菜店和那群孩子身上,這些都是她快樂的源泉。時間匆匆而過,因為外地學生不能在上海參加高考,所以袁豔娜讀到高二就必須回到老家山東,在那裏準備參加全國高考。

2010年,袁豔娜回了山東。臨行前的那天,高秀娣幫袁豔娜收拾。

(來源:文章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