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今日事必須今日畢(1 / 1)

060、今日事必須今日畢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說:“Never leave that until tomorrow,which you can do today”意思是說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桂永學,太平洋保險南昌分公司的負責人,在談到企業管理時也說到了“今日事,今日畢”,從現代企業管理角度看,這是個合理安排經營時間的話題,它要求按照既定的計劃,在有效時間內取得企業的期望價值。

華盛頓,美國前總統。有一天,他的秘書以“手表慢了”為由再次遲到,華盛頓便說:“或者你換塊新手表,或者我換個新秘書,我的表從來不問客人有沒有到,它隻問時間有沒有到。”

拖拉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大天性。每個人都會有拖拉的毛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付它的永久性有效措施。

要克服拖拉首先要弄清做什麼會使你收益最大,你要專心致誌地把精力投入到你認為重要的事情上麵,不要讓那些“不應該做的事”占用你的時間。

每個人都不可能麵麵俱到,所以要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同時花時間考慮自己未來的發展,注意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已經做過的事情上,也別做浪費時間的事。抱著對自己認真負責的態度,每天排除一件這樣的事。

不要在拖拉的時候依然獎勵自己。請你嚴格自律,對自己的拖拉行為應當毫不留情地製止,不妨在自己心中扮演一個嚴厲的角色,自己督促自己。

許多拖拉者不去執行計劃,是因為他們覺得要完成整件事,必須要有充裕時間才行,而不認為事情的完成是一步步積少成多。為了突破僵局,他們建議采取“瑞士芝士”(上麵有很多孔的幹酪)的方式行動。這種行動方法是管理顧問拉坎在他的《駕馭時間、駕馭生活》一書中所提出的。也就是不一次全部執行整個計劃,而是利用時間“刺洞”,每次完成整個工作的一小部分。這樣就比較容易著手行動,每次完成半個小時的工作,累積起來,最後就可以做完全部工作。

卡努斯博士也有類似的“5分鍾行動”建議。意思就是說,每次花個5分鍾進行該做的事,做完5分鍾後,你再考慮一下,是不是要再做個5分鍾,這樣一直持續下去(因為隻做5分鍾,我們不會東擔心、西擔心,反而容易全力以赴,於是有了信心,也許會加長時間,做半小時或一小時)。這個方式可讓躊躇的你邁出行動的第一步,隻要一開始進行,我們就可能依照慣性一直做下去,而且似乎覺得不難。

另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讓你動起來:

(1)拖拉者總是想一口氣把事做完,沒有想到千裏之行必先始於足下。因此,你所設定的目標要明確、具體,把所需的行動細分為做起來不困難的幾個小步驟。

(2)可能的話,請養成立刻動手的習慣,不要再三考慮,然後猶豫不決。

(3)一旦你動了起來,開始做事,最好也能留點精力進行別的計劃,譬如寫信給久未聯絡的親友。這樣總比每件事都要從頭開始計劃簡單多了。

(4)完成一件無聊或不愉快的工作時,做些自己喜歡的事犒賞自己。

(5)采用袁恩博士的同事所發明的“自由行動”。首先確定每天例行性工作要花多少時間,於是,剩下來的就是自由時間。然後把這些時間視為可以全部利用,完成其他的工作。當你抽空進行其他工作時,做完半個小時,你就記錄或回顧一下成果,以此來獎勵自己的努力。由於是在自由時間內采取行動,故稱之為“自由行動”。

不管你用什麼方法讓自己“立刻行動”,你都會戰勝拖拉,一輩子都會積極行動。“每一次的挫折都不會讓你退卻,每一次你都毫不猶豫立刻行動,每一次你都把久拖未決的事解決一小部分,那麼,你已經正在轉變態度。”卡努斯說。

不過他警告說,與拖拉的心態戰鬥時,不要期望立刻獲得戰果。因為,這種不良習慣不是單一的因素,它是整個心理結構所造成的行為,因此不可能很快就有改變。就拖拉的本性而言,它反而排斥改變,因為拖拉者本來就會把有益自身的事情一延再延。所以必須一步一步慢慢解決,獎勵自己的進步,因為你距離長遠的目標愈來愈近。

做事百忌060箴言:

古人有雲:“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總是等著明日,那什麼事情也辦不成。所以,做事切記:今日事必須今日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