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的土豪夢
文苑
作者:石述思
理想是20世紀80年代的時尚詞語。今天,在現實的壓迫下,理想更多在校園裏的作文題中棲身,孩子們的理想越來越接地氣,令人大跌眼鏡。
媒體報道,武漢人民路小學六年級二班語文老師高華雲,要求學生以《我的理想》為題寫作文。一位學生繪聲繪色地描繪著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富豪,以後可以開名車住豪宅。”他的理想引起不少學生的共鳴。
此前,北京一本小學留言本有著太多這樣的留言:“加油!努力!為了人民幣!”“夢想將來有很多錢。”家長和他們的老夥伴驚呆了,引發了人們關於孩子心理能否健康成長的擔憂。
“土豪”顯然與老師希望學生應有的理想相悖,也與正在大力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嚴重落差。
但不要盲目責怪孩子。相對我小時候寫作文總是按照主題思想,東拚西湊加合理想象寫就的高大全作文,這樣的真實是巨大進步。而且,在一個價值多元年代,每個孩子都想成為舍己為人、大公無私的英雄脫離實際。在全民創富的年代,富豪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隻要勤勞致富、陽光致富、勇於肩負社會責任,就值得肯定和尊重。
麻煩的是,孩子們神往的不是致富背後的奮鬥,對社會就業、稅收的貢獻,而是財富本身,甚至充滿對不勞而獲、奢侈浮華的向往。
孩子們的功利往往是大人們一麵生動的鏡子。你無法想象一個在單位整日溜須拍馬的家長能培育出正直無私的孩子,更無法想象一個毫無公德、麵對街頭一個老人跌倒望風而逃的家長能培育出活雷鋒一般的下一代。
中國當下教育的一個痼疾是重視言傳,忽視身教。而現實社會,功利當道,信仰缺失,成功學泛濫,大官大腕大款成為人們骨子裏認同的奮鬥目標,傳統國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和現代文明推崇的公民意識、責任擔當、公德傳承淪為空洞無力的口號。孩子雖小,但不傻,一定會追隨大人們匆忙的步伐,將成為土豪當成理想。
向往金錢權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向往的動機。所謂理想,無非是幫助人找到超越金錢、權力的追求,進而成為其合格的主人,並推動社會價值的成長。
中國孩子的土豪夢隻是太多中國家長未竟土豪夢的繼續。
改變孩子,重塑理想的前提是:對中國教育理念和方式進行徹底變革。無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這是個宏大艱難的係統工程。這需要每個大人從自身做起——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更好的表率,為了給這個國家贏得更體麵的未來。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