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做個善謀略的男人(1 / 3)

第十二章 做個善謀略的男人

《孫子兵法》說:“兵者,詭道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謀略早已超出了軍事範疇,擴大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謀略出色與否,不僅是事業成敗的關鍵,也是對男人的重要評判標準。不懂得運用謀略,就很難獲得人生的主動權。

報刊上也許可以看到一些政治界、金融界的名人家譜,他們的祖宗三代地位顯赫,無論祖父、祖母、父親、母親都出於名門,似乎國家的命運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仿佛高朋滿座、名滿天下是和我們普通人絕緣的。但是我們知道,交友是每個人所必需的,並不是政治家或金融家的專利品。在我們周圍,就有不少人選,待你去發現,比如你的長輩、兄弟,他們的工作內容可能和你毫不相關,但是他們都交有一些朋友,這樣一來,長輩和兄弟姐妹也可以作為你廣結人緣的對象。再進一步地說,如果以長輩和兄弟姐妹為媒介,能夠找到更多的朋友。再看看你父親的那一邊吧!假如父親的兄弟還健在的話,以年齡來看也許已經到了相當的地位了;同樣地,你母親這邊也應檢查一下,同輩的堂表兄弟們,也可以作為廣泛交友的來源。此外,連你的姻親,都是廣結人緣的對象。像這樣僅僅靠著血緣的關係,就可以使你的交友範圍逐漸地擴大起來。

然後在你現在的住所附近,看看有沒有能成為朋友的人物。

現在再來談談同學吧!每談到同學,就會勾起我們學生時代的甜美回

***把握火候的政治謀略

1. 網開一麵

據《史記》記載:“湯出,見野張網四麵,祝日:‘自天下四方,皆人吾網,’湯日:‘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麵。”商湯認為捕鳥時四麵張網,會把鳥捕盡,於是下令撤下三麵網,被人認為是“至仁解網”,是“仁政之舉”。現作“網開一麵”,比喻給罪犯一條出路,從寬處理。困獸猶鬥,狗急跳牆,所以窮寇勿追。如不給出路,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未必有利。網開一麵,給以洗心革麵之機,更可分化瓦解敵人。

康熙皇帝在削藩時,憑著年輕人的一股銳氣,策略失當,逼得吳三桂狗急跳牆,後來,他運用網開一麵的策略,分化瓦解叛敵,終於平定了曆時八年之久的三藩之敵,其經驗教訓值得借鑒。

2. 嶽飛“反間計”

嶽飛是南宋時的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建炎四年,他帶領宋軍北上抗金中,得知原宋朝的官員劉豫投降了金人,並和金人一起攻打宋軍,成為宋軍北上的一大障礙。嶽飛想,要抗擊金兵,劉豫不能不除,但怎樣才能鏟除劉豫這一叛將呢?通過各方麵的調查,他了解到,劉豫雖與金將粘罕關係密切,但金國元帥對此十分忌恨。

一天,恰好有士兵捉到一個金兀術派來的間諜,於是嶽飛靈機一動,叫人帶上那個間諜,故意認作是自己派出去的人員,並責問他說:“你不是張斌嗎?前些日子派你去後信息全無,我隻能又派人去聯係。現在劉豫已經答應到冬天把金兀術引到清河,和我共同夾擊,上次你為什麼不把信送到呢?”

間諜開始以為嶽飛要將他殺死,嚇得哆哆嗦嗦,後見嶽飛將他當成送信人張斌,想不承認,但轉而一想,還不如順水推舟,冒認張斌,免得一死。這時,隻聽見嶽飛又對他說:“這次我饒恕你,但還有一封信你一定要送到劉豫那裏,叫他在約定的日子裏按所定方案行事,千萬要注意保密。”說完,把封成蠟丸的信給了那個間諜。這個間諜暗中竊喜,以為自己既保住了性命,又竊得重要情報。回到金國,馬上把信獻給金兀術。金兀術一看,勃然大怒,立即將劉豫治罪。

就這樣,嶽飛以異乎尋常的一招,不動聲色地鏟除了叛敵,又為北上抗金掃清了障礙。

嶽飛在帶兵抗金中,經常能根據軍情的變化,靈機一動地做出異於常規的決策,達到克敵製勝的目的。一次,嶽飛領詔招降曹成。曹成得知後,便把軍隊化整為零,分成幾路逃走。當嶽飛率軍進入賀州境內時,抓到了一個曹成派出的間諜。嶽飛靈機一動,叫人把間諜捆綁在自己的軍帳之外,自己則當作不知道帳外有個捉住的間諜,仍在帳中為軍糧問題與手下的指揮官交談,並大聲吩咐明日趕赴茶陵。當嶽飛調遣完畢後,又裝作剛剛看到那個綁著的間諜,便做出對自己剛才的行動有點懊悔的樣子。那個間諜對嶽飛在軍帳中的講話聽得一清二楚,後來又見他的看管不嚴,抽個空子就逃跑了。間諜逃回曹成處,就彙報說嶽飛因軍糧原因將撤軍。曹成聽後大喜,準備第二天就圍追嶽飛的軍隊。第二天天還未亮,嶽飛的軍隊已悄悄地趕到曹成的駐軍地,趁曹成無備,一舉破曹成的兵寨,迫使曹成投降。

3. 好男兒善用你的淚水

在情感方麵,男人似乎一輩子都在練一種“收斂”的功夫:有淚不能流,就連古語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有苦不能訴,否則會被人指責“軟弱”。沉重的包袱壓在男人的肩上,讓男人總感到“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也不流淚”,感到很壓抑,甚至造成有的男人精神消沉和失常。

其實,男人也是男人,七情六欲皆有之。而淚水也是人們表達的感情之一。很多時候,男人的淚水還可以在社交中搏得人們的同情和令女人心動。

據說,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由於“性醜聞”而麵臨國會彈劾和妻子的費I聖時,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我們姑且不說這淚水是否真誠,是否政治家的手段,而贏得了國人對他的同情卻是事實。

克林頓之所以避免了受彈劾,除了他對美國的經濟發展有貢獻外,還因為他的淚水。他的淚水為他暫時保住了總統職位和國人的支持,而他的妻子——希拉裏·克林頓也不再追究克林頓的過失,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這個家庭的體麵。

所以,淚水也是男人的資本,不一定是女人的專利。在適當的時候和適當的場合流下幾滴真誠的淚水,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即使在遭遇挫折委屈時,仍然可以像流行曲那樣:“男人哭吧不是罪。”

智慧箴言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是老子對政治謀略的精彩描述。如何把握火候,如何決定時機,如何把自己的利益和他人聯係起來,是一門巧妙的藝術。

***謹慎機智的經濟謀略

1. 五分樂觀,七分警覺

這是一個炒股實戰中的重要謀略。

“五分樂觀,七分警覺”,主要是指股民在漲跌無情的交易市場上,冷縮時應心胸寬闊,長遠著想,保持五分樂觀,熱脹時防止貽誤良機,保持七分警覺。

為什麼需要有“五分樂觀,七分警覺”?因為股價趨勢漲跌循環往複,既不可能永遠隻跌不漲,也不可能永遠隻漲不跌,所以,當股價下跌時,不必過分悲觀,以免賠價拋售股票,徒遭損失;當股價上漲時,也不必過分樂觀,以免因為興奮而昏了頭腦,買了高價股票,遭致長期套牢之苦。

一般的股價下跌是因為經濟發展欠佳,股份公司經濟效益減退等經濟原因而引起的,然而,跌過頭的原因,多數是由於投資者心理畏懼所致。如果能夠在眾人皆悲觀的時候保持五分樂觀,一方麵可以避免低價拋售股票,另一方麵也可以把握良機,取得差價收益。

股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發展頗佳,股份公司經濟效益良好等經濟原因,但也有股價漲過頭的,如市場致力於求順出貨,必須製造過頭的行情及熱鬧市場,以誘使投資者追逐。因此,在眾人皆樂觀興奮時,應有七分警覺,才能避免投資失策。

在深圳,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次社會上盛傳某某家上市公司的總經理攜巨款而逃,當天這家公司的股票價格就立即下跌,握有這家公司股票5000股的某中外合資企業董事長張金庫先生,憑借自己在香港股市的經驗,並沒有急於拋出手中的股票,他冷靜地觀察到這家公司的效益並沒有衰退。十幾天過去了,在股民還是發瘋似地拋售時,這家股份公司的經理在深圳電視台露麵辟謠,第二天股價就迅速回升,張金庫先生在這次股票風波中不但沒有遭受絲毫損失,反而收獲累累。又如,中英政府草簽《關於香港新機場建設之有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後,國內外人士普遍認為這個《協議》的重要性就等於簽署了第二份中英香港前途問題聯合聲明,香港政治、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紀元,由於受好消息刺激,香港股價急劇上升,創下了這些年來最高成交紀錄,而張金庫先生看到這次上漲並不是長久的事,他在高度的警覺性的提示下,拋售出了全部股票,最後淨賺了500萬港元。

在經濟生活中,人們為了讓自己的積蓄賺取更多的利潤,減少風險損失,紛紛采用散投資的謀略,讓損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2.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語出《孫子兵法·形篇》:“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意思是說,打勝戰的軍隊,總是有了勝利的把握,才尋求同敵人交戰;打敗戰的軍隊,總是先同敵人作戰,而後企求僥幸取勝。

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建築係的小章·斯卡利,在他擔任百事可樂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的六年期間,大膽地向可口可樂挑戰,並使百事可樂取代可口可樂而占據美國超級市場飲料的首席地位。1983年4月,他擔任了專門從事計算機生產的蘋果公司總經理。為了適應這種工作,掌握了一種程序語言後,再大刀闊斧地進行公司內部的改革。可靠的基礎、紮實的經營,使該公司的產品年銷售額從l983年的9.82億美元上升到l987年的26.6億美元,使公司有了新的生命力。

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走一步就功成名就。此謀略的實行需要對前程充滿信心,有堅忍不拔的意誌和紮紮實實、埋頭苦幹的精神,在實踐運用當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考慮:

一是選擇有利條件,較易於達到的目標。全國優秀農民企業家黃春水是福建莆田人,小時候家境貧寒,念完中學後,被招進縣上一個機械廠當工人。由於這個廠經營不善,連年虧損,包袱越背越重。為擺脫困境,縣上從工人中選拔出他來承包經營該企業。黃春水上任後,通過調查國內市場,彙總各種信息,最後選定以“鞋”為項目,用借來的50萬元資金更新設備,轉產生產,以獨特的款式和質量使他們廠生產的鞋成了搶手貨,當年就贏利數百萬元。緊接著,黃春水高薪聘請技師,派員出國考察,不斷改進翻新,使印有“金底紅字”的莆田鞋走出僑鄉,跨出國門,行銷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及西歐各個國家,贏來了“鞋王”的美譽。

二是要善於尋找突破口。20世紀40年代末,日本的尼西奇公司還是一個生產雨衣、防雨鬥篷、遊泳帽、尿墊等橡膠製品的綜合性企業,隻有三十多人,訂貨不足,經營不穩,隨時都有破產的危險。有一次,他們抓住日本政府發表的人口普查資料:“日本每年大約出生250萬個嬰兒”的信息,認為:如果每個嬰兒用2條,全國一年就需500萬條尿墊,而且這樣的小商品,大企業根本不屑一顧,隻要有了市場,小商品一樣能成為大路貨,做成大生意。於是,尼西奇公司作出專門生產尿墊的經營決策。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使尼西奇尿墊在日本與豐田汽車、東芝彩電、夏普音響一樣有名。

三是不貪近利,放開眼光,從長計議,有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陳嘉庚的創業生涯最早是以經營罐頭廠開始的。當他敏銳地發現橡膠業有著廣闊的前景時,立即不惜重金,轉而投資經營起5000畝的橡膠田來。然而,到20世紀20年代初,由於英、日商人蜂擁而至經營此業,一時間橡膠市場供過於求,許多膠廠虧損、停產,陳先生的也不例外。在不利的形勢下,他通過仔細分析,認為20世紀是橡膠時代,眼前的生產過剩和利潤的減少隻是暫時的。隨後繼續投資三十萬元買了九個膠廠,十萬元擴充設備,10萬元擴大橡膠熟製品廠。不出所料,1922年底橡膠業果然恢複了生機。為進一步擴大生產,他組織了橡膠托拉斯,在世界許多地方開設推銷店,一直到l925年底,陳氏公司終於成為南洋最大的聯合企業公司,陳先生也成為南洋l000萬華僑公認的領袖。

可見,“勝兵先勝而後求戰”中的“先勝”並不是單純、抽象的東西,它可以包括技術經濟上的領先,擁有人才方麵占有的優勢,經營思想正確,發展決策有先見,意誌堅強等方麵內容,關鍵是要知己之強弱之處,能夠努力揚長避短,築建可靠的實力基礎,找準投資市場,以求得“後戰”之勝利。

這一謀略雖源於古代軍事戰爭,卻廣泛再現於經濟領域。我們要成功地從事政治、學習、公共等活動,同樣都離不開紮實的基本功。毋需置疑,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該謀略堪為人們成就事業的一條規則。

智慧箴言

經濟大潮動蕩無情,男人如何成為成功的弄潮兒?把眼光放長遠,保持耐心,激發人們的潛在需要,讓投資得到最大的回報。

***以退為進的處事謀略

1. 小不忍則亂大謀

忍,容忍,讓步。大謀,全局策略。指不能容忍細小枝節,就會打亂全局策略。比喻做事情,必須顧全大體,不可因小失大。語出《論語·衛靈公》:“巧合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韓信年少時家裏窮得連飯都吃不上,隻好經常去朋友家寄食。一次,他接連在一個當亭長的朋友家中白吃了幾個月。

一天,亭長的老婆趁韓信沒來,就讓全家人早早地吃完了飯,韓信來了想吃飯,連剩飯也沒有了。他就這樣被朋友無情地踢開了。由於韓信喜歡帶兵布陣之事,因此經常佩劍,當他經過淮陰市場時,一無賴公然挑釁說:“你經常帶劍以示勇,若有膽量就殺了我,若膽小就從我胯下穿出去。”韓信想了想,甘受這胯下之辱,從那無賴的褲襠之下穿出去。

後來,韓信輔佐劉邦平定天下,以功封為楚王。他衣錦還鄉之後,送亭長一百個大錢,責其對朋友不能善始善終,召使自己受胯下之辱者為楚中尉,並告訴其部下:“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這充分說明,韓信把“忍”作為砥礪自己奮發自強,從而實現個人遠大理想的手段。而在成功之後,仍然以容忍的精神對待別人,包括侮辱過自己的人。古人雲:寬則得眾。這正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小不忍則亂大謀”。善於忍耐,委曲求全,有時是很必要的。三國時猛將張飛,他在人川途中俘虜川將嚴顏之後,嚴顏威武不屈,憤怒地斥責他,並決心做“斷頭將軍”。這時候張飛忍耐了,他欽佩嚴顏的勇氣,不僅釋放了嚴顏,還把他當作賓客對待。嚴顏因此歸降,使張飛此後進軍非常順利,直抵成都城下與諸葛亮會師。但是後來,在關羽敗亡之後,張飛為了替關羽報仇,卻強令部下末將範疆、張達在十日內完成幾萬套白衣白甲,掛孝出眾。當二人要求守則限時,張飛又不分青紅皂白把他們鞭打得咯血,終於為二將刺殺,死得不明不白。這又是“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典型例證。

古人說:“仁不輕豔,智不輕怨。”在處世交往中,發生一些矛盾在所難免,隻要不是原則問題,我們提倡“小不忍則亂大謀”,於人於己都非常有益。

2. 以奇揚名

陳子昂剛到京都長安時,還不為人們所知。有一天,有個人賣胡琴,要價一千貫,那些豪紳貴族們爭相傳看,卻沒人能夠辨別胡琴的優劣。這時,陳子昂突然走上前去,對賣琴人說:“跟我到家裏去取一千貫錢,這琴我買了。”眾人吃驚地問他為什麼用這麼高價買這把胡琴,陳子昂說:“我善於彈這種樂器。”大家說:“能聽聽您的彈奏嗎?”陳子昂說:“請大家明天到宣陽裏來,我彈給你們聽聽。”

第二天,大家如期前往,此時,陳子昂已準備好酒菜,胡琴擺在桌前。吃完飯後,陳子昂捧著琴說:“我叫陳子昂,四川人,有文章一百卷,千裏迢迢來到京城,竟還不為人所知。這把胡琴不過是一般的東工所製作的,我怎能對它有興趣呢?”說完,他舉起琴來,摔地而碎。然後,把自己的文章一一贈給在座的諸位。這樣,一天之內,陳子昂的名聲就傳遍整個京城。

奇是古代軍事學上常用術語。奇和正相配合。正,是一般正常的,奇是指特殊的,變化靈通的。兵以正合,以奇製勝。逆著一般正常的原則、一般正常的定理,給人們一個出奇不意,無論是求愛或是求名,常能大獲全勝,以文章揚名,是文人的常情常理;但為了揚名而借助於高價購琴、誘人聽琴、當眾摔琴的方式,卻是奇人奇想,不落俗套,別開生麵。常情常理,使人們耳目一新,自然強烈。不過,話又說回來,妙計奇想,當要因時因地製宜。唐代人重視才能,即使是你隻有一種IH,的別具一格的技藝,大家也會讚歎不已。因此,陳子昂借助胡琴的高價賣其後,果然以出奇的計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若是說到了明處,不但文章沒有人讀,就是想去聽演奏胡琴的人恐怕也是寥寥無幾的,下麵我們再來看一個類似的故事。

英國當代小說家毛姆成名前,生活十分困難,為了推銷他的小說,便想出了一個奇妙的計策:他花錢在各大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內容相同而又引人注目的征婚啟事。那上麵說:“本人喜歡音樂和運動,是個年輕而又有教養的百萬富翁,希望能找一個與毛姆小說中的女主角完全一樣的女性結婚。”

這則征婚啟事刊登後,毛姆的小說立即成為英國年輕讀者的搶手貨,因為,不少女性為了同這位百萬富翁結婚,都急於想知道毛姆小說中的女主角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以便與之對照比較。她們爭先恐後地去買毛姆的小說,而男性讀者則惟恐自己的女友去應征,也不得不買一本他的小說,以便於了解女友的心理活動。幾天之後,全倫敦的各家書店就再也買不到毛姆的小說了。

毛姆為了推銷小說而刊登征婚啟事的計策,也是奇人奇想。他略施小計,天下讀者盡入其彀中矣!

3. 聞“罵”則喜

孟子曾經稱讚過“子路聞過則喜,禹聞善合則拜”。把他們說成是正確對待批評的典範。但是,還有人聞“罵”則喜,簡直就更進一步了。

三國時期的曹操在迎戰袁紹之前病倒了。病中,他看到陳琳為袁紹所寫罵自己的檄文,對那些辱及祖宗的話,他沒有怒發衝冠。相反,由於文章論據充分,分析精辟,文詞瀟灑,他越看越高興,連聲稱讚寫得好。後來,他擊敗袁紹,陳琳也當了俘虜,他不計前嫌,惟才是用,對陳琳委以重任。

清代號稱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公開聲明:“隔靴搔癢讚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稍。”意思是:對我的讚揚,如果說不到點子上,那有什麼用?罵我的文章,隻要罵到要害處,那也是很好的。他每每看到有批評他的文章,聽到有批評他的話語,都愛不釋手,百聽不厭。

現代文學家郭沫若,魯迅先生生前對他“曾用筆墨相譏”多年。魯迅逝世後,郭沫若並未因“公已無言”,即可“鞭屍”,而是堅定地捍衛魯迅,捍衛魯迅精神,從l936~l940年,郭沫若寫了《民族的傑作》、《苦鞭屍者》等等,紀念魯迅。郭沫若說:“魯迅生前罵了我一輩子,魯迅死後我都要恭維他一輩子。”其言辭真誠,感人至深,其胸懷廣闊,令人崇敬。

當然,以上所舉聞“罵”則喜都是有原則的。曹操作為政治家,他要團結更多的人才,鄭板橋作為文藝家,他要使自己的詩文、書畫精益求精,郭沫若作為革命家、文學家,他與魯過是殊途同歸的戰友。這些便是他們的原則。而他們對批評采取了正確的態度,這便能更加準確地評價自己,不斷吸取別人的長處,客觀地觀察和認識事物,從而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智慧箴言

在處世交往中,發生一些矛盾在所難免。這時候必須顧全大體,不可因小失大。老子告訴我們: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