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了很多很多很多,年——就是我現在這麼多年。
才知道當被人問起有什麼愛好,答閱讀,是多麼深的一個誤會。以至於在以旅遊與閱讀為永不犯錯,終身文藝的愛好雙刃劍裏,顯得自己那麼泯然眾生,那麼LOW,那麼,沒腦子。
比閱讀更真實的愛好是什麼呢,就像閃電非要劃破夜空,就像洪水非要漫過平原,就像愛上一個人就非要花光他的錢,直覺從靈魂的深處香甜地湧上來,劈啪作響的三個大字,買—衣—服!
在漫長的十多年前,總之就是又小又窮的那個時候,我站在一件2000塊的衣服麵前,看。吃完中飯去看,晚飯後又去看,下雨了撐著傘看,天黑了踩著黑看。看得媽媽愁腸百結,一咬牙就給我買了。後來,我這樣看軟過爸爸的心腸,看軟過某人的心腸(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那些總能為你軟心腸的人,是愛你的人)——哪怕他們回到家驚呼上了惡當,縱容了所謂驕奢的脾性。反正後來,命運為了證明我的完勝,就讓我在錦衣堆裏完全自立了。
你看,閱讀能推動這樣的生產力嗎?閱讀讓人回歸,自省,寬廣,閱讀還要讓人樸素!外貌界界定的樸素,就是穿著一身難覓的好衣衫,明明精心卻顯得隨性,明明刁鑽人家還直誇你樸素,那種吃飽了撐著的無聊,閱讀哪裏懂!
閱讀是內省的,它連洶湧都那麼逼格,攪得五髒六腑都浮在空中,總也落不回當下,又或者,被當下困著,總也回不到軀體(情色小說除外)。而買衣服!天哪,那是多麼世俗的,熱騰的,當下的,激情的,現實的快樂。你的喜悅和你的身體緊緊捆綁在一起,如果還能體貼到一個氣質美妙的試衣間,如果還能選到一!大!堆!那種在幽謐空間裏飽脹的快樂,其純粹程度能讓身外的世界全然退後——注意,是退後而不是隱沒,它真實地存在,但已經沒有什麼值得介懷,沒有什麼不能原諒。這種酣暢,總讓我想起很多年前在哪裏讀到過的一句詩:去吧,去平原上做富人的孩子。
當年讀到它的開闊在試衣間裏被喚醒。富人,不是粗暴的富裕,是萬物充沛,空氣、人心、光線、雨水都飽有瓊漿,充滿樂善的富足。沒錯,買衣服給了我超然物外的喜悅,這簡直是悖論,但女人如果太過明是非,講道理,那還要男人做什麼呢?千頌伊不夠髒亂差,都敏俊都不用來地球。所以姑娘們,不要理會那些什麼輕奢、高街、大牌、外貿、買手、小眾,那都是假專業之名裝自己的門麵,衣服隻有一條界線,好看與不好看,在這之上,就是買得起和買不起。
好看是修煉出來的,買得起也是。
穿得漂漂亮亮,然後去做所有你想做,要做,必須做,不該做,以及可做可不做的任何事情。等老到像胡因夢那樣的年紀,也能有腔有調地說,年輕的時候總是追求漂亮,等到老了,才發現那些沒什麼意義。
怎麼沒意義,能有底氣地這樣說,就是意義。
有些道理,青春期就可以從別人的經驗裏規避;而還有一些道理,我們得像胡因夢那樣,讓自己成為經驗。
最後,以上所有的前提是,好書和靚衫,其他免談。(文/楊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