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水軍威懾(1 / 3)

九月九日這一日,一場風暴快速襲來,又快速地偃旗息鼓,李重進的叛亂就是如此,不過才半日的工夫,揚州城內發生了翻天覆地之事,李重進一眾叛軍被迅速平叛,接著安友規等人被大宋朝廷招安,並將揚州城內兵力分布以及糧草囤積的情況一一上奏朝廷。

趙德昭就讓陳思諱等人暫時打理揚州事務,接著派人北上.將揚州平叛一事告訴給趙匡胤,並著手處理平叛後的大小事務。

此刻的揚州人心才稍微穩定下來,新朝初立,接連發生叛亂,這是朝廷所不希望出現的,所幸的是二次地方叛亂都被鎮.壓了,一切又恢複如初。

不久之後,朝廷公.文迅速傳遞到了南方,安友規被任命為滁州刺史,其餘有功之人皆封賞,而翟守珣則被征召入開封,趙匡胤先前以李處耘平定李筠之亂有功,升任羽林大將軍、宣徽北院使,而自從李重進死後,朝廷下詔任命李處耘為揚州知州,即日赴揚州任。

平叛結束之後,趙德昭巡視揚州城的城防、民情輿情、耕種收獲、商業以及其他。

太陽從東方升起,一切都很欣喜萬分。

這一日,趙德昭、趙信、萬鬆、無庸子以及他的徒弟巫小五五人在揚州城內以考察民情為由,微服私訪,一路沿著揚州主街道,去了自家的廣味酒樓。

在路上,萬鬆一直走在最後頭,對於揚州,他再熟悉不過了,當年揚州城乃是楊吳之國都,而萬鬆的家也在揚州。對於那段記憶,是他這一生當中再也不想提起的往事,他的心裏總是牽動著那一份不堪回首的往事回憶。

他怔了一下,眼前的揚州飽經戰火,已經不是二十三年前的揚州。

萬鬆搖搖頭,摒除雜念,然後跟著趙德昭四人走向廣味酒樓。

……

五人步入廣味酒樓,自從揚州廣味酒樓開店之後,他未曾到訪,今日一番考察。

趙德昭在用過自家酒樓的食物之後,然後感慨道:“若不是自己此番計劃得當,恐怕日後是吃不上這類美食了。”

眾人停止了笑容,無庸子道:“殿下,今日高興,而且李賊已經身死,今日隻談樂事,殿下酒樓的食物不錯,老道我已經很久沒嚐過了。”

趙德昭八卦道:“道長,小五郎,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無庸子老臉嫣紅,然後笑道:“這個當初在滁州閑逛之時,聽聞百姓口中稱呼當地有一個義賊,名喚“幻世神偷小五郎”,而且小五郎每次跟我交手之後,都輸了,所以這他才拜我為師。老道就是收了一個徒兒,殿下取笑了,我師父可是收了好幾個徒弟,而我如今隻有一個徒弟,雖說資質平凡,可是對我老道的胃口。哈哈——”

“師父,哪有啊,你是求著我讓我拜你為師的。”

無庸子瞪了一下巫小五,然後巫小五收回無辜的目光,然後餐桌之上無庸子就把遇見巫小五一事說給了趙德昭一聽,之後趙德昭就提議讓無庸子將此人放在自己身邊,他身邊正好缺這樣幽默、有用之人。

“小五感激郡王的美意。”巫小五拱手道。

……

而唐國江寧城,一水分隔、一南一北。

揚州的奏報立即傳回了江寧府,李璟的心裏好似堵上了一塊石頭,連呼吸都是非常困難,他將喉嚨裏麵的痰往肚子裏麵咽了下去,稍後才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與李重進合作。

李重進一死,朝廷上的主和派便紛紛出頭,貶低那些主戰派,李璟皺了一下眉頭,朝堂之上如同菜市場一般熱鬧,他心底也是十分不滿。

“陛下聖明,那李重進本就是叛賊,陛下這次的抉擇是對的。”

“是啊,陛下。我大唐無憂耳。”

不過有一人卻對朝廷的局勢感到危急,此人為“林虎子”,說起他的本名,為“林仁肇”,當年在淮南一戰之中,逆風火燒正陽橋,差點傷害了趙匡胤的性命。

他皺了皺眉頭,心裏頭十分不滿這些大臣的嘴臉,雖然他性情耿直,可是卻不受皇帝的重用,空有報國無門的感覺。此刻他出列道:“陛下,如今宋國安穩,可是局勢不利於我大唐,若是宋國軍隊南下,則江寧府不保啊,不如讓臣等率領軍隊駐紮於潤州,時刻防備宋軍南下。”

李璟素知林虎子的威名,他當下思索一番,覺得他的建議不錯,也隻好放任他潤州駐守,防備宋軍南下。“你去潤州,潤州為江北渡口,如今揚州安穩,隻是……防備也好,不過你要聽從朝廷的安排,切莫私自動兵。”

李璟明白林仁肇的心思,他這麼做不過是安慰一下朝廷主戰派的心思,否則這朝廷的平衡就會被打破,皇帝的權力就會不穩。

“臣領旨!”林仁肇已經躬身退下。

李璟與其他諸臣商議了許久,朝會結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