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被坑了(2 / 2)

現在,佛門已經在大唐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奠定了自己的堅實地位,因此信眾是越來越多。可以說,在大唐,佛家已經淩駕在其他信仰之上!

這一點,即使是讓朝廷都產生了忌憚的情緒。

對於朝廷來說,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信仰佛家的人多了,也就是說佛門的號召力明顯增強,若是放任之情況繼續下去,那麼終有一天,這個天下人的思想就會被佛家所侵占,這絕對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若是佛門落在心懷不軌的人的手,利用它的號召力影響力,號召那些被他們成功洗腦的民眾來針對朝廷,那麼結果將是朝廷所不樂意看到的。

所以,即使是治武功在整個曆史進程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聖明的君王,其胸懷在後世裏備受人們推崇那,雖然這在張揚的理解就是他的偽裝,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李世民在眾多的帝王絕對是一個成功的典型。

就算是自信乃至自戀的李世民,在對待佛門的這個問題上依然不敢掉以輕心。

從佛門的影響力及其實力與財力,讓朝廷都為之眼紅。

佛門號稱是出家之人,遠離紅塵,自然是不會接受俗世民眾應盡的義務,所謂占山為寺,圈地為田,心懷天下的佛門卻如同強盜一般行事,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而讓人奇怪的是,針對這樣的情況,民眾卻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並沒有對自己所信仰的佛門有過一絲一毫的懷疑。

而且佛家可是不在賦稅徭役的範疇之內的,這就讓他們積累財富更加的容易了。

況且佛門一向鼓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旦有人犯了罪行,不想接受懲罰,那麼往往都會選擇出家這種方式,而對於這些人的加入,佛門采取的是敞開大門歡迎的態度。

這樣佛門在民眾間的威望更高,是的,沒人會不在乎自己的小命,既然加入了佛門可以享受到佛門的關照,由他們來與官府周旋,這種好事可沒有人會拒絕的。

正是因為如此,在百姓心,佛門才是真正救民於水火之,這樣的事情讓佛門的威望更高,信徒更多,影響力也就更大了。

但是,這種行為卻是等同於包庇犯罪!

可是沒有辦法,在這件事情上朝廷往往會選擇妥協。是的,就是是國家機器的監察者有時也會在這些人麵前低頭。

而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大量品行敗壞的人員充斥在佛門這個隊伍之,在這個肥躍的土地上,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適合發展的土壤,如是佛門的風氣為之一渾。

正是因為這樣,此讓李世民如此忌憚,所以,才會安排法照在這普光寺擔當一寺住持。

法照,原本是大唐的一名偵查兵,但是卻因為能力特殊被李世民看,從此開始了水生火熱的生活。

雖然法照的形象與佛家子弟相去甚遠,但是對於如今尚武的大唐來說,這點兒也就不足為奇。而且他的形象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在提醒大眾,就算是這位明顯是一天鐵骨大漢的人都來到佛家,這還不能說明問題麼?你們還不抓緊時間快快加入吧!

法照等同於一個空降兵,入寺短短時間就取得了一寺住持這樣的位置,明顯是引人注目的,在這個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所以,法照的行為就不能露出破綻,完全按照一般僧人的行為準則約束自己。

而這樣做,可苦了法照大師!

這裏沒有肉沒有酒,沒有女人暖被窩,不能粗話不能提刀不能戰場殺人,沒有沒有兄弟沒有戰友,有的,隻是每天的木魚經書。

於是,就連神經粗大的法照大師也忍受不了這裏的生活了!聽到李世民的安排,知道了有人來接替自己完成這個任務,法照的心裏是振奮的,雖然他的那僅剩下一點兒的良心讓他對於即將全部承擔自己苦難的張揚充滿了同情,但是還是那句話,死道友不死貧道,他法照如今還是保住自己要緊。

至於張揚,那可是得到佛祖關照過的人,自然是吉星高照,會否極泰來的,阿彌陀佛!法照用自己僅會的佛門語言為張揚做了一番祈禱。

現在,張揚就坐在這件僧房之,很長時間都沒有動彈過的意思,仿佛是一個木樁般定在了那裏,然而細看,卻可以發現那臉上隱藏極深的一抹後怕。

幸虧自己有先見之明啊!張大少不禁在心裏狠狠的將自己褒獎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