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流落街頭(1 / 3)

引:

後唐靖延三年,皇長子枚,皇二子寧出閣讀書。禦史大夫薑邯受皇帝命領太子太傅銜教授二位皇子。首日授課,薑邯領二位皇子出鎮寧府西去八十裏。

此地立一舊城,名曰岐淮。雖已破敗,依稀能見識往昔繁華。城牆上烏黑的煙熏色似乎是在告訴來往過客它經受過的創傷。

進入岐淮,街道寬闊不亞於帝都鎮寧府。街上行人寥寥,身著戎服的軍卒隨處可見。馬車延著這街道行了許久,停在一片廢墟之前。

剛下馬車,八歲的皇長子與六歲的皇二子便為眼前景象所震撼,齊聲發出一聲驚歎。

此地原是前朝皇城,五十年前被攻入此處的巨寇遲典付之一炬。叢生的荊棘與隨處可見的雜草幾乎覆蓋了一切。隻有宮殿前幾座被銅綠覆蓋的銅駝冒出荊棘護衛著廢墟中掩埋的曆史。

薑邯一手牽著一名皇子,開路的侍從領著路撥開半人高的雜草進入了一間尚且保存完好的院落。院落早已收拾妥當,幾縷青煙從香爐上嫋嫋升起,薑邯與兩位皇子在席子兩側坐下,開始講授。

“二位殿下,此地是前朝孟氏皇族的華章宮,今日老夫要向二位殿下講述的便是前朝覆亡之事,望二位殿下明白窮兵黷武動蕩社稷之理。今後以史為鏡,行仁義之事。講前朝覆亡之因果,不得不提及一人,便是為前朝睿宗封為護國將軍的藍絮,藍入風。”

-------------------------

《肅史-藍絮傳》:藍絮,自入風,雍州凉縣人也。少貧,虞公授其弓馬,絮遂隨從,為虞公之爪牙。

正:

大肅王朝太祖皇帝自布衣起兵,統一亂世,建國大肅。孟氏皇族自君臨天下,曆經六帝,天下富庶,朝野清明,馬壯兵強。

走過一百五十四年的大肅王朝傳到第七位皇帝,武宗皇帝孟戍雄才偉略。在位的前四十年內北征青鸞部,東定鬆陽侯叛亂,疏浚三河,重修北三關,大肅王朝到達了鼎盛之時。

乾狩八年七月二十五,清晨。

隨著華章宮鍾樓上敲響第一聲晨鼓,岐淮城十二門和各府衙的晨鍾也相應響起,皇城新的一天在此起彼伏的鍾鼓聲中開始。

岐淮城北城多為尋常百姓和低等官員的居所,在晨鼓敲響時,北城早已蘇醒多時。北城的北興門早已車水馬龍,同勝街兩側都擺滿了攤位,各色蔬果早點惹人垂涎。這裏不似南城的莊嚴肅穆,也不如東城西城的繁華靡麗。

各色小買賣人都聚攏在這裏,酒館貨棧在這裏紮堆。看似紛亂的市集實則井井有條,似乎北城的守備和衙門也被這樣的氣氛感染。北興門兩側的守備兵丁不似別的城門嚴厲,檢查著出入的百姓不時也攀談幾句。

岐淮北部府備衙門大門兩側,威武的石獅鎮守著寬闊的府衙大門。而階梯上時常有趕路走累的小販坐著休息,如往常一樣的平淡日子繼續著。

此時街邊傳來一陣騷亂,七個大漢追著一個瘦弱的少年,少年一副乞丐模樣,跌跌撞撞便衝入了人群。為首的大漢見狀隨手抓起了街邊一個瓦罐,狠狠砸向了少年。聽著“嘭”的一聲,瓦罐正中了少年的肩膀摔了個粉碎,小夥應聲倒地。

七名彪形大漢趕上前來將他圍攏,對著他拳打腳踢。附近過路人漸漸圍攏一圈卻沒人敢上前勸架。乞丐少年極為硬氣,翻身爬起,護住了頭上的要害伺機反擊。

不過毫無套路的還擊自然不是那些豪門中打手的對手,僅僅揮了幾拳後便被再度打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