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擺地攤去賣些零碎工商可以不管,但也得需要一定的本錢,可柳翠娥的口袋裏,卻已經實在是拿不出一分錢來去給趙敬東去做本錢。
買房子時就已經空下了許多外債,改革開放之後,雖說家裏的經濟已經有了不少改善,但趙敬東和弟妹卻都先後上了學,三個小孩讀書,這學費和開支都不是一個小數,再加上化肥農藥等等零零碎碎的家庭開支,還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糧食偏又不太值錢,有限的經濟來源不足以支持整個支出,柳翠娥不免有些捉襟見肘,實在想不出再從哪裏淘出錢來去支持趙敬東自謀職業。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了解,趙敬東終於找到了一條可以自謀職業的路子——販賣魚蝦。
民以食為天,即使日子過得再困難,這吃飯和穿衣卻總是免不了的,何況本市經濟向來活躍,不缺乏有權有勢的有錢之人,就算現在的大環境有些低迷,可總體來說卻並不太差,喜歡高端消費的人群依然還是有著很多,就是一些普通市民的家庭,這魚蝦,也是家裏來人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
主要一點,還是因為這販賣魚蝦並不需要多大的本錢,如有熟人,甚至還可以拖欠頭款,不想做時,也可以甩手走人,沒有多大風險。
看來,這販賣魚蝦似乎還真是一個不錯的路子。
經過一番分析,趙敬東最終是選擇了這條路子作為創業的開始,準備積少成多,等有了積蓄,再做別的打算。
恰好,本村正好有個人在批發市場做著海鮮批發,找到那人一商量,那人二話沒說就答應了趙敬東,讓他次日前來拿貨,賣完付錢。
趙敬東自然欣喜,回到家裏就連忙準備著生意要用的東西。
東西現成,無非勾稱與水桶,再買上一些用於放魚蝦的方便袋就成,次日一早,趙敬東就早早的趕到了批發市場,從那人手裏販來了兩桶魚蝦,然後匆匆的趕到市中心的一家大型綜合市場。
做這種生意並不吃力,隻要能早起就行,但有一個關鍵,那就是必須得有一個好的市口。
市口好,才會讓更多的人看到,生意也才會好。
趙敬東沒做過生意,早是起的挺早,可到了綜合市場,卻不知道該把市口停在哪裏,想到入口處人來人往流量肯定不小,於是就把魚桶停在了入口處的一個空位上。
天色漸漸大亮,前來購物賣菜的人也漸漸多起來,趙敬東也學著別人的樣子招攬生意,居然是忙得有些不亦樂乎。
看看一張張票子就這樣輕鬆到手,趙敬東的心情漸漸舒坦起來,臉上不覺就掛上了開心的笑容,可就在他開心的忙個不亦樂乎的時候,一個身材魁梧的高大漢子卻擔著一擔蔬菜停到了麵前,一下子阻死了趙敬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