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姑母和母親的差別(3 / 3)

不就是無聊的表演嗎,坐著看不就好了?

有這個想法的,其實不止六公主一個。

有一部分人,覺得這事純粹就是運氣差,其實誰也怪不上。

也有一部分人,認同長公主所說的話。

還有人,看出更重要的東西。

南懷信慢條斯理地在麵前的盤子裏,捏了一塊糕點放入口中。

他一直懷疑的事情,如今已經有了答案。

試問同樣的是身陷危機,為什麼已經擋在了六公主麵前的朝陽長公主不肯歪一歪身子,同樣護住七公主呢?

她討厭七公主嗎?

她是討厭林貴妃,進而恨屋及烏嗎?

南懷信不認為。

朝陽長公主方才那樣以身犯險,親自擋在六公主麵前的行徑,並不是一個姑母會做的,應該做的。

她的舉動,更像是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做的。

為什麼朝陽長公主會那樣護著六公主,為什麼皇後並十分寵愛這嫡出的六公主?

答案顯然就在這裏。

當日,六公主想利用蘇昭寧算計七公主,先是將蘇昭寧騙到長公主府偏僻的院子裏關起來,之後又下了殺心。這下殺心的原因,南懷信事後也已經完全了解清楚了。

陳天揚去見朝陽長公主,並表明自己一定會護著蘇昭寧。

六公主是聽了這話才惶恐的。她卻不知道,在朝陽長公主府,她的寵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就像現在這樣,雖然六公主被朝陽長公主訓斥了,但先前長公主的舉動已經表明了她的態度。

被放棄的七公主十分難過。

她沒有想到她的姑母這般不喜歡自己。

在宴席散去之後,七公主第一次因為失去自信心,而站在南懷信的麵前,執著要一個答案。

“懷信哥哥,我就沒有一點可取之處嗎?”七公主執意問道。

南懷信拒絕的話是張口就來的。

“七公主的伯樂總會來到的。這個問題,恕下臣回答不了。”

七公主的眼淚湧了出來。

她把先前的委屈也一並發泄出來。她伸手擋住南懷信的去路,執意糾纏道:“懷信哥哥,你方才就一點也沒有擔心我,一點都不害怕我被射傷嗎?”

其他人在那樣的場合下,沒有看清楚一些事。

但是七公主清清楚楚的看到,射向自己的那一箭,是南懷信親手拉弓射出的。

所以,此刻的七公主才會覺得情緒如此崩潰。

南懷信不是想要七公主的命,他隻是想要求證一件事。但他不可能把這件事告訴七公主。

麵對傷心的七公主,南懷信依舊有些鐵石心腸。

他留下一句“公主早些回宮吧。”,然後就邁步離開了朝陽長公主府。

被單獨留下的七公主感覺心底一片冰涼,她有些難過、不舍的發現,自己似乎要對這個一直喜歡的男人死心了。

任誰也沒有辦法一直用一顆火熱的心,去捂一顆永遠捂不熱的心。

數年前,南懷信的一次相救,撥動了七公主的芳心。

數年之後,他的一箭,沒有傷害到七公主的身體,卻真正傷害到了七公主的心。

她再也不要喜歡他了。

她不要再喜歡這個永遠喜歡不上自己的男人了。

七公主放棄了南懷信。

而朝陽長公主府裏,有一個公主同樣很傷心。

六公主多年來,已經習慣了這位姑母的寵愛。她雖然不知道姑母為什麼這樣寵愛自己,但她知道,姑母對她的寵愛,比母後給的還要多。

所以六公主不想失去這種寵愛。

即便朝陽長公主下了令,六公主也不願意遵守。

姑母既然不讓她再來,她索性就此次不離開。

其他皇子公主、其他宴客都已經離開了朝陽長公主府。唯有一個六公主卻仍舊待在長公主府的廳中。

她坐在正廳裏,一會兒說自己驚嚇到了要喝安神湯,一會說自己似乎有些腹痛,不知道是不是吃壞了東西。

總之,她用盡了辦法,希望朝陽長公主再出來見自己一麵。

但很顯然,這些過去很有用的手段,此次一點用處也沒有。

朝陽長公主是打定主意要給六公主一個教訓。

父母之愛子女,為之長遠考慮。

朝陽長公主借由今日之事萌生悔意。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平時候過於寵溺這個女兒了。

她隻想著自己虧欠六公主良多,都不能真正與其母女相稱。

她欠六公主一個父親。

可是,這種虧欠,不應該是給自己孩子一個跋扈的性子。

她要給的,應該是一個穩定的未來。

如今今上身子尚算康健,六公主又隻是占了一個公主的名頭。不做下滔天的禍事,也就惹不來巨大的麻煩。

可以後呢?

若是有朝一日,皇帝和自己都不在了呢?

新帝,如果知道了六公主的真正身份呢?

內室裏麵,朝陽長公主端著一杯茶已經枯坐了許久。

她想起這些擔憂,整個人都顯現出一種從未有過的蒼老神情。

她愧對這個女兒啊!

這是她唯一的女兒,她卻不能給其最好的未來。

朝陽長公主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新帝。這是個問題,也會是一個轉機。

她的女兒,或許可以不僅僅做一個公主。

十幾年前,她能給女兒一個嶄新的身份。十幾年後,她同樣能給女兒一個嶄新的身份。

她朝陽的女兒,就該是站在最高處,傲視所有人的。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才是應有的歸宿。

所有參與朝陽長公主宴會的人,都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仍能記得朝陽長公主的那次震怒。

這種被迎麵痛罵的感覺實在太不美好。

一些被掩藏在心底的東西,逐漸破土出來。

權勢,這樣東西,誰都想要,誰都想爭。

有人,在那日,決定了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有人,則在那日,決定了要那個人上人無上至尊的位置。

彼年,當今皇帝正好四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