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失足(1 / 2)

最近,報紙和電視又在爭論,遇到落水者,要不要去救的問題,又在人們的心頭糾結。個人記得以前讀過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叫張華的大學生跳進糞池去救一位老農,自己卻犧牲了生命的事,不光這件事在那個年代引起了一場關於值與不值的爭論,事過多年,本人再看到的時候,也很難給出答案。至於落水者要不要救,本人覺得還是要綜合考量,一是要看救上來的可能性,二是看救人者自身的能力。媳婦與老娘落水,先救哪個的問題,至今無解,本人認為要救最有可能救起的那位。

人在絕境中,都有求生的本能,看到落水者如果貿然入水去救,他正陷入死亡的恐怖,突然抓到一根救命草,必定死抓住不放。失去行動能力的人是很沉的,本人曾經扶一醉得爛泥一般的朋友回家,從小區門口到電梯間,不到一百米,走了足足半個小時,累得一身臭汗,而其體重不過一百斤出頭,不到一百一十。在陸地上尚且如此,在水中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在決定做英雄之前,不妨先想一想,自己有沒有能力,水性是否足夠好,可以在水中把一百多斤的東西給拖上來。如果真的要去救,也建議,不要讓他抓住你,從背後扯著他,自己可以決定是繼續救援,還是放棄為好,畢竟,誰的生命背後,都有若幹人的希望與牽掛。

這裏扯遠了,其實劉亭在決定去以自己吸毒的方式,還拯救顧環,跟跳下水去救人,完全一樣。很顯然,劉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她自己跳進水裏,顧環根本就沒有抓她,她自己都上不來了。

並且,由於她的跳下來,顧環就等著看她的表現了,自己也沒有了主動自救的動力。

到最後,劉亭徹底失去了自救的意誌和能力,也放棄了初衷,跟著顧環一起,在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二人一起滑入了泥潭。

獨自坐在房間裏,亂糟糟地想到這些,劉亭的心裏有些難受,她真的是後悔,自己怎麼會做出如此荒唐的決定,又有些恨自己,恨自己的意誌怎麼變得如此脆弱。

隨著二人對毒品的依賴越來越強,毒品成了他們不可缺少的東西。可兩個人都是沒有固定收入的人,當沒有錢去買毒品的時候,他們就想辦法去借,到後來,實在是沒有人借給他們錢了,由於意誌消沉,顧環很少去酒吧唱歌,即便去了,因為狀態不好,唱不了多久,就被婉拒了。這樣的生活狀態,給顧環的心理造成不斷的壓力,反過來,刺激他不停地吸毒來平複心頭的波動。

當再一次兩手空空的時候,二人麵麵相覷,一籌莫展。

顧環把臉埋在手掌心裏,搓了半天,問:“你爸不是很有錢麼?跟他要點不行麼?”

聽到顧環提出向自己父親要錢,心裏覺得一萬個不舒服,要是放在平時,她肯定跟他急眼。

劉漢亮夫婦雖然平時對劉亭有求必應,但都僅限於物質的東西,對她花錢,還是控製得挺嚴,如果有大的花銷,一定會問得清清楚楚。

她沒好氣地說:“他有錢是他的,跟我有半毛錢的關係?”

顧環知道她生氣,說:“可是沒有錢,我們怎麼辦?”

二人再次陷入沉默。

半天,顧環撓著頭說:“要不我們想想辦法,看從哪裏能搞得到錢?”

二人想了半天,顧環低著頭,抬眼望著劉亭說:“這事啊,還得從你爸那裏想辦法。第一,別人沒有那麼多的錢,第二,從他那裏想辦法,萬一被他發現,也沒有太嚴重的後果。”

劉亭這才意識到顧環在想什麼,她驚訝地望著顧環,問:“怎麼?你想幹什麼?”

顧環把頭低下去,沒有說話。

劉亭又問:“你是不是想幹壞事?”

顧環想了一會兒,說:“那你還有什麼別的辦法?”

劉亭沉默了,非常平時常怪父母不好,但除了父母,在資金來源上,她還真沒有別的渠道。

顧環看她似乎默認了自己的想法,大著膽子問:“你可以從你父親那裏要來錢麼?”

劉亭搖了搖頭。

“那麼我們有沒有什麼機會接觸到他的現金?”

劉亭連忙搖頭,說:“我不知道,我不管他工作上的事。”

顧環歎了口氣,說:“你是不是有點太絕情了。”

劉亭沒有說話。

顧環接著說:“好了,不講了,這段時間你注意一下,看他有沒有現金活動,我們可以接觸到的。”

劉亭有些緊張,攥著他的手問:“你這樣做的話,我們不會有事吧?”

顧環笑了,說:“他拿你當掌上明珠,能有什麼事?”

有了這個計劃以後,劉亭回到家裏,對劉漢亮的經營活動有了更多的關注。漸漸地,她發現,世紀華庭項目,每天都有一些訂金,這是他的經營活動當中,現金最多的地方,也最有規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