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阻力(3 / 3)

尹傑感覺奇怪,莫不是這些汽車插上翅膀飛走了?搜尋無果,他隻得重又回到鎮子上。

這天清晨,他又來到十字路口的油餅攤上,這幾天,他幾乎一日三餐都在這裏吃,吃完了都要跟老人聊一聊以前的事情。老人吧,也到了懷舊的年齡,很樂意把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舊事拿出來跟他一起回味,一來二去,二人似乎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

當尹傑兩次來到攤位前,他要了兩個餅,一碗酸辣湯,一盤小菜。由於工作沒有進展,心情不好,尹傑沒有像往日一樣跟老人亂侃一氣。

老人感覺出他的異常,問:“爺們,怎麼了?”

當地人喜歡把比自己小的人叫做爺們,這個詞跟稱呼男人的那個爺們不同,有點親切,又點明了二者年齡上的差別,描繪的是一種隔代關係。

尹傑無精打采地吃著餅,說:“沒什麼,可能過兩天就要走了,心裏有些不舍。”

老人慈眉善目地笑了,說:“沒什麼嘛,想回來時再回來,又沒人攔著不讓你來。”

尹傑說:“說的也是,就是心裏不情願,如果能常在這裏住下來,該多好啊。”

老人說:“要不你就搬回來住,你看這附近的寨子裏,住的樓不比你們城裏差吧。”

尹傑說:“是啊,我也奇怪,他們哪裏來的這麼多錢,全市像這裏這麼富的寨子怕也隻有這裏,早知道這樣,我以前也不用拚命讀書了,倒還不如在這裏日子過得舒服。”

老人不說話了。

尹傑主動問:“他們是不是做什麼生意?”

老人四下看了看,見無人,伏在他耳朵邊,小聲說:“可不敢跟外人說,他們是幹犯法的事?”

尹傑心裏一動,問:“什麼事?”

老人趕緊搖頭,說:“不能告訴你,要是讓他們知道了,我就沒法在這裏幹下去了,我是跟你聊得來,也感謝你照顧我的生意,我才說給你聽,你哪裏聽哪裏了,千萬別到外處去說。”

尹傑故作輕鬆地說:“那是,我怎麼可能到處去說,我可沒這個膽子。”

老人嗬嗬笑了。

尹傑又問:“這住好房子的人都是幹那個的麼?這麼說幹這一行的人還不少啊?”

老人說:“差不多都是幹這個的吧,但也有些是家裏人賺了錢,幫他們一並蓋好了房子的也有。”

尹傑問:“他們不怕政府來抓啊?”

老人笑了,說:“多少年了,你看有人來抓麼?他們看準了政府不願意惹他們,所以不擔心。”

尹傑問:“為什麼政府不願意惹他們。”

老人說:“我們是少數民族啊,你想一想,毛主席在位的時候都尊重我們,他們現在這些新主席還敢不照著做。”

他按山裏的舊俗,把毛主席也看成跟舊時皇帝一般的人,在任稱為在位。

尹傑覺得他看到問題的一部分,但並不真正了解政府不願意惹他們的原因,也就不多問這個問題。

他湊過去,小聲問:“大爺,這裏幹這一行最厲害的是哪個?”

老人抬頭看了看四周,說:“就是那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