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此詩是唐人張繼落榜羈旅,途經寒山寺時而作。

寒山寺下的小河邊,一個小和尚望著流動的河水,很久很久。

這條河不知打哪兒流過來,河水很清,在這低窪的地兒行成一個小潭,水流變的緩慢,風吹過,細浪漪漪。水草在這裏生長,魚兒也在這裏安了家。

每個清晨,他都要來這裏打水,然後挑到寒山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寒暑交替,已有三個年頭。

小和尚模樣清秀,頂著小光頭,身著百衲衣,腳踏羅漢鞋,身旁的小木桶盛了大半桶清水。

“小寶,我們該回去了。”一個八九歲左右的小和尚打好水,望著剛冒出半個頭的太陽,喊著小寶。

“正林師兄,我想多呆會。”小寶回答著,一雙大眼睛看著清澈的河水。

正林小心的踩著河邊散落的石塊,走到小寶身邊,沿著小寶的目光向前看去,除了微波細浪的河水,還有對麵青青的山林,什麼都沒有。

“小寶,你在看什麼呢?”

“正林師兄,我想……”

正林轉過頭來,看著小寶嫩嫩的,有些清瘦的臉頰,說道:“你想什麼啊,小寶?”

“我想吃肉,我們抓魚吃,好不好?”小寶用手輕輕搖著正林的胳臂,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可是,寒山老師父說和尚不能吃肉呢。”正林看著寒山寺的方向,回想起寒山老師父的訓導。

“人家就是想吃肉嘛。”小寶甩開正林的胳臂,賭氣的不在看他。

“小寶,我們回去問問寒山老師父吧。”正林一隻小手搭在小寶肩頭說道。

“才不要呢。”小寶撿起一顆小石子,用力的丟向河中。小石子畫了一個拋物線落於河麵,擊起水花幾點。

“小寶,太陽都爬了這麼高,我們快回去吧,一會寒山老師父又要到處找我們。”正林看著漸漸升高的太陽,該是早課的時間了。

“哼。”

小寶嘟著臉,拿起小扁擔,套上繩套,小腿屈下,把扁擔中間部位擱在肩上,雙手分別穩住木桶,不見怎麼用力,已將盛了大半桶河水的木桶挑了起來。

“小寶,你慢點,等等我。”正林挑著滿滿兩桶水,快步走著,已落下小寶一大截路程。

寒山寺大門前的兩個石獅子,蹲在地上,銅鈴般大小的眼睛望著前方,守護著這個安靜寧祥的小寺廟。寺廟四周,是蔥鬱的參天大樹,給了寒山寺許多陰涼。

小寶坐在石獅子旁,看著氣喘籲籲的正林師兄。

“小寶,你幹嘛跑那麼快?”正林喘著粗氣,放下扁擔,想要休息,以前,都是自己等小寶的。

“小寶……”

“正林……”

“快,快,寒山老師父又在找我們了。”正林將剛剛放下的扁擔擱在肩上,挑起水桶就跑。

鍾樓,銅鍾旁。

神僧寒山坐在台階上,發白的袈裟,烏黑的念珠,還有雪白的長長的胡須,和一張始終微笑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