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晚亭外北望鄉,
辛郎攜酒喚某嚐。
同是此間失意客,
與君謀醉說離殤。
——《淮水辭辛參將北返》
陰沉的天空偶現幾抹白,那是久未露麵的秋日,疊著灰蒙蒙的雲層。
南唐淮州城外,繞著蜿蜒淮水的是連綿數裏楓紅。其間靜立著一棟白漆涼亭,猶如燎原烈火中佇直的一縷白煙,分外奪目。
如此景致,正是才子佳人相會的良辰。
涼亭中央,擺著一方木案,佳人芳蹤難覓,隻有兩個落魄才子隔案而坐。
右側的男子,是有“書劍雙絕”之稱的楚州辛家長子辛濟軒。楚州辛家可謂是南唐首屈一指的將門世家,其中最著名的人物當屬已故大將軍辛克敵。也許是當年辛大將軍殺戮太盛的緣故,導致辛家一向人丁單薄,到辛濟軒這裏已是三代單傳。而從四年前父親去世之後,辛濟軒也成了辛家唯一的男丁。
辛濟軒,字幼安,年少成名,十三歲時便曾手提三尺劍,當街誅殺賊人,其後也屢有仗義豪俠之舉。照這形勢發展下去,辛家必將又出一猛將。可誰想,辛濟軒長至十八歲,突然向父親提出要棄武習文。當時也虧得正趕上新皇李煜登基,辛父思慮良久,才不得已同意了兒子的想法。
文德皇帝李煜通音律、擅詩畫,自身便是有名的才子。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了皇帝帶頭,臣屬百姓無不效仿,使得本就偃武修文的南唐更是文風日盛。
南唐文德二年秋,朝廷開科舉以選士,辛濟軒連占三科魁首,將狀元頭銜收入囊中。次年,朝廷再開設武舉,人們很快發現,狀元郎還是去年那位。文德皇帝大喜,賜下手書一卷,上書“書劍雙絕”四個大字,並封辛濟軒為四品禦前行走。一時間,“書劍雙絕”的名號傳遍天下。
左邊的少年,卻是洛朝折柳侯寧歆。寧歆,字明則,衛國公寧仁謙幼子,年方弱冠,相貌英朗,且極擅詩詞,端得是文采風流。寧家本是華朝皇族,百年前那場席卷天下的亂戰中,嫡係血脈早已被屠戮殆盡。洛中曹氏立國後,對前朝後裔多加恩寵。寧歆的先祖憑著前朝皇室旁支的身份,封爵衛國公,到了寧仁謙更是官拜衛國大將軍。本來以寧歆的出身,前程自應一番坦途。可不巧的是,寧歆幼時曾狠揍過一個孩童,而那個孩童五年前卻登基為帝。新帝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奪了寧歆承襲衛國公爵位的權利,順便給他一個“折柳侯”的封號。
說起“折柳侯”,自然得提一下興都的折柳巷。折柳巷從前朝初年起,便是遠近聞名的私娼聚集地,綿延幾百年,可謂是經久不衰。折柳侯的封地就在折柳一巷,而寧歆的封臣子民便是那些煙花之地的鶯鶯燕燕。這件事不但成為了朝中的笑柄,就連升鬥小民也把它當作飯後談資。
朝中大臣都知道自家皇帝性狹隘,極記仇。封賞下來之後,寧仁謙便安排兒子出國遊曆,一是怕皇帝再度發難,二也是擔心兒子年少輕狂,咽不下這口氣,生出事端。
兩年前,辛濟軒因上書諫言,觸怒皇帝,被貶為淮州水師參將。一年之後,寧歆也來到了淮州。也許是因為命運相似,兩人在淮水某畫舫中以酒結識。如今的南唐一片歌舞升平,別說辛濟軒一個小小參將,就連各府大將軍都閑得快發黴了。加上寧歆也是閑人一個,兩人鬥酒賦詩,攜美同遊之類的事可沒少幹。很快,淮州人都知道自家地頭上出了兩個嗜酒如命的風流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