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焦急不已的老人家,清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了,隻好好言安撫地說道:“老人家,你別慌,發生了什麼事情了,慢慢說,別急,慢慢說好嗎?”
在清風的安撫之下,老人家那激動的情緒也漸漸地開始緩和了下來,接著,深歎了一口氣後,老人家這才開始將崇城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娓娓地道了出來。
原來,眼前這個老者原本是崇城的一位店家,平日裏,靠著一個小酒坊的營生,讓他和他的孫子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但卻是衣服無憂的。
可是就在昨天晚上,晨曦軍突然間對崇城進行發難,僅僅兩個時辰之間,崇城的城門就被攻破了,值班的伍千士卒無一生還。
這還不算,在城門被破以後,為了等待軍營裏麵的出雲國士兵前來救援,本來民風就是非常彪悍的崇城百姓,在青壯年的熱血鼓舞之下,全都抄起了農具當做武器,生生地抵擋住了晨曦軍半小時的進攻。
無奈的是,百姓終究隻是百姓,是根本就無法和正規受訓的士兵相比較的。
所以,在半個小時之後,眼看援軍還沒有到來的百姓們,士氣一落千丈,再加上已經有大量的百姓慘死在了晨曦軍的利刃之下,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從一個個膽怯了的百姓們開始慢慢退出戰場,到最後所有人都在晨曦軍的衝擊之下一哄而散了。
明知道城池已經留守不住了的百姓們,全都一窩蜂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將房門給緊閉了起來,原以為,事情就算是這樣子的過去了,可誰曾想到,晨曦軍在入城接手了兵營以後,就開始大肆的搶劫,燒殺。
無數的青壯年不是被晨曦軍直接處死,就是被以戰俘為名,給抓去修複戰毀的城牆去了,而老者的孫子,年僅十二歲的男孩兒,也被那群畜生給抓去充作了俘虜了,現在正在南門修複著城牆。
老者之所以剛才會那麼的激動,就是因為看到清風如此的有心,不忍心見到清風的命運同自己的孫子一樣,到時候被晨曦軍抓去做為一名俘虜,充當奴隸使用,所以才會語氣激動地讓清風趕緊遠離崇城,走得越遠越好,以至於,自己孫子的事情都被他給暫時的放到了一邊去了。
聽完了老者的敘述,清風一時間噓歎不已。
兩國交戰,本來死傷就在所難免,清風對此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偏見,畢竟成王敗寇,朝代跟跌本就是順應天事的事情,可是,對於卻晨曦軍肆意的欺壓百姓的事情,清風見後則是除了憤怒,也隻剩下滿腔的憤怒了。
否則,清風也不會就在剛才,為了一個素不相識小孩子,而對崇城的晨曦軍大打出手,甚至連殺數十人了,可是現在,清風在聽了老人家的話以後,除了對百姓們的敬佩以外,就連帶著對晨曦軍的仇恨也稍稍有點兒改觀了。
當然,僅僅隻是改觀而已,還遠遠達不到平常心對待的地步。
這倒不是說清風在幫著晨曦軍說話,或者說是清風沒有一個歸屬感,事實上,恰恰相反的,清風不止是沒有在幫助晨曦軍說話,而且歸屬感早就已經是有了,否則,清風也不會講自己融入進這個陌生的世界之中,去尋找什麼親情的感覺了。
隻是,相反的,清風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崇城百姓,竟然能夠自發的抄起手中的武器,進行對敵而已,並且依靠著眾誌成城的心態,硬是抵擋住了晨曦軍半個小時的進攻,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壯舉。
以百姓身份,硬撼晨曦軍士兵,雖然最終還是丟失了崇城,可是,卻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精神非常的值得人敬佩。
可是敬佩鬼敬佩,既然百姓們都已經是參戰了,那麼晨曦軍為了自己國度的士兵報仇,從而對崇城進行大的清洗,這也沒什麼不對的吧?
所謂因果輪回,沒有因,有哪裏會有果呢?沒有百姓的參戰,又哪裏會有晨曦軍的肆意壓迫呢?
當然啦,這也僅僅隻是代表著一小部分理由,所以清風這才隻對晨曦軍態度有所改觀,卻無法作為釋懷的理由所在。
因為戰爭它本就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糊塗賬,如果真的是要算起來的話,那麼最主要的還是在於晨曦國,沒有他們的野心入侵,又哪裏會有崇城百姓的反抗呢?
所以,追根結底,清風隻是對晨曦軍的士兵間的那份情誼有所改觀,而對於他們肆意的欺壓百姓,入侵國度的立場之上,清風則是堅決的要將他們趕出出雲國的。
不為什麼,隻為清風就是出雲國的一員,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