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好似經曆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變化。
沿途經過一片蔥綠的植被;和被陽光照射的夏季時節;秋意盎然的楓葉林;還有白雪皚皚的高山。
此情此景,真是應了那句話,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啊!
當路過雪山時,吳超也在及時提醒大家,不要一直看窗外的雪山,如果真的想看,最好帶著墨鏡看,以免出現雪盲症。
由於所處的環境原因,其他的都好說,最讓易陽難忍的是解決個人問題。
這裏的洗手間很少,遇見有住人的地方還好說,有時隻能在風景隱蔽的樹林裏,大家三五成群的結伴,為深山老林做點貢獻,澆個水施個肥什麼的。所以在大巴上時,易陽和米莉基本上很少喝水。
好不容易抵達中午吃飯的小店,一頓飽餐之後,兩個人就爭先恐後的以藍天白雲為背景,拍攝各種各樣的照片,用來記錄這難得的天氣。
“我覺得這裏的空氣質量一定是優,每天生活在離天空這麼近的地方,一定不會被霧霾所傷害。”米莉把手放在額頭抵擋刺眼的陽光,看著湛藍的天空發著由衷地感慨。
原本正在俯身自拍的易陽,也停下手中的相機,抬頭望向近在咫尺的天空,“是啊!如果藍天白雲能買的話,我一定多買一些回去,還有這裏清新的空氣,這可都是無價之寶啊!”
兩人對著天空發著感慨,然後相視一笑。
和易陽米莉對風景和空氣的熱愛不同,其他團友最多的則是購物。
也許同車的團友所生活的城市,藍天和白雲還是挺常見的吧!所以大家都是圍著一個又一個的商販麵前,挑選著紀念品。
準備出發前,吳超遞給易陽一瓶罐裝的咖啡,知道易陽頭一天晚上沒有休息好,讓易陽喝點咖啡提神,為了避免易陽犯困。
因為今天要路過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口,所以不能睡覺,以防缺氧。
在這一路上大家走走停停,相繼經過了色季拉山口、南迦巴瓦峰、緊接著就是魯朗林海,魯朗藏語是“龍王穀”,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
在這些地方欣賞美景,那才叫心曠神怡,深吸一口氣,總覺得整個肺部都充滿清新的空氣。
變幻莫測的白雲在頭頂變化著各種形狀,美麗的雪山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巍峨聳立。
在這裏除了美景,當然還有美食。
返回八一鎮時,吳超帶領著大家一起品嚐了當地的“石鍋雞”,經石鍋慢火燉製出來的石鍋雞,湯味有一股淡淡的藥材清香,雞肉細嫩而有彈性。
吃石鍋雞前,先喝上一兩碗的清湯。其味鮮美無比,入口則後味餘香。
吃一次不過癮,在大家的強烈建議下,第二天又品嚐了一次“石鍋肉丸子”。
來西藏的前幾天,易陽每天聽得最多的一首歌就是我要去西藏,此時便來到了傳說中的雅魯藏布江。
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兩個世界之最:一個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一個是世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穀——雅魯藏布大峽穀。
高峰與深穀咫尺為鄰,近萬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
在這裏,能看到雅魯藏布大峽穀的俠骨柔情,慈愛的寵溺著江水的奔騰不息,一路上雪山害羞的用白雲做麵紗,煞是好看。
如果說有什麼景點值得再來一次,米莉會推薦這裏的。因為她就喜歡這種氣勢磅礴的大氣景點。
經過一天的舟車勞頓,大家終於抵達住宿的賓館。
行程至此已然過半,明天則是前往最後一個景點紮什倫布寺。
話說紮什倫布寺和布達拉宮的關係很是緊密呢!
紮什倫布寺是供奉的班禪活佛,而布達拉宮供奉的是達賴喇嘛。
駐足在這裏,能看到紮什倫布寺高大而美麗的輪廓,金頂紅牆,高低錯落重樓疊宇,燦爛輝煌,壯觀中帶著一絲神秘。
最吸引易陽的則是牆上有許多古老壁畫,這些壁畫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畫工精細,色澤鮮豔,實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在這裏眼睛所觸及的地方,易陽覺得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了,隻能說一句值得一看。
從日喀則開始啟程返回拉薩,這也預示著此次的旅行即將結束。
和在雲南的慢節奏生活不同,在這裏更多的是感悟,所以易陽用來介紹西藏的詞語不多,但是很簡潔,隻用了一個詞語“淨化心靈”。
西藏帶給易陽的感覺不是度假而是體驗,體驗缺氧的感覺和心靈的洗滌。
不在乎路途的遠近,隻在乎旅途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