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她隻得向老板如實稟報:“貨物都是老餘和其他主管發出去的,他們從來不經過采購部,我也無權過問他們的工作。”
老板得知事情的原委後,意識到問題非同尋常,他連忙調出車間所有的監控錄相,發現在上班期間,經常有工人坐在車間聊天,主管卻都不見了蹤影,原來他們將貨物拿出去給外發廠做,車間的工人則在裏麵閑聊。
這樣的生產安排,以前真是聞所未聞。
看完監控錄相後,老板雷霆大怒,他質問魯先生:“你作為行政部負責人,對他們私自外發撈取外快的事早就知情,為什麼不向我彙報?”。
“他們根本就不聽我的,我也沒有辦法。”魯先生狡猾得很,他將管理上的責任推卸得一幹二淨。
老餘等人得知老板來工廠催貨後,便趕緊催加工廠加快生產進度。
有了老板的親自督導,加工廠自然不敢懈怠,畢竟他們還得指望從老板那裏領取加工款。
盡管他們加快了生產進度,但是那批貨一直等到第二天才送回廠。為了趕上船期,老板隻得安排辦公室人員都去車間幫忙打包裝,直到晚上六點多鍾才裝車出貨。
經過此次風波後,老板深知加工廠就像采購商一樣很難管理,他們和老餘等人之間也存在很大的貓膩。
事後他將所有的外發單價都與同行業的加工單價做了比較,發現港大廠的單價比同行業要高出很多。
由於加工廠都是老餘等人找的,很明顯,他們肯定從加工廠那裏收取了回扣。
為了整頓生產秩序,老板決定狠下心來處罰那幾位生產主管。
注塑部開機的工人本來就不多,老板從車間錄相中,沒有看到上班時有工人聊天的畫麵。加上黃生為人圓滑,平時在老板麵前總表現得老實聽話,老板對他的印象一直還不錯。
在那次風波中,他隻給黃生記了一個大過,警告他以後不得參與外發事宜,否則將加重處罰。
老餘對品質管控很熟悉,工廠的儀器都由他負責校驗,ISO程序審核也由他負責,他在工廠的職務比較重要。
盡管老板知道他撈了很多外塊,但是為了穩定工作大局,也就沒有開除他,隻給他記了一個大過以示警告。
倒黴的隻有王生了,他為人衝動,平時得罪了不少人,在那次風波中,他便成了替罪羊,老板最後將他開除了事。
經過一番整頓,老板收回了外發加工權,並親自駐廠管理。
老板駐廠後,同事們之間還是鬥來鬥去,他們的矛盾依舊很深,不過火藥味比以前淡了很多。在老板的嚴格管控下,他們賺外快的機會少了很多,也就失去了爭鬥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