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演化與轉化(2 / 2)

這也難怪,麵對脫俗境九階的存在,即便對方不是有意的施展力量,但那種僅靠聲勢就能摧毀周遭的威力,真要小窺的話,那完完全全就是自尋死路。

羅動知道麵對脫俗境九階這等實力的存在時,自己完完全全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要知道即便當初在穿山堡外麵對脫俗境六階的木老時,羅動也是差點丟了小命。

境界的差距一旦大到一定程度,自己的底牌就算再多那也隻是在當先力量的限度之內發揮著作用,想要影響到自己之上太多的存在,那就宛如抬手摘星一般不現實。

不過羅動也明白,既然孫同舟知道逃走來不及而選擇留下,自然也是有著他的考量。自己現在能做的並不是幫孫同舟排憂解難,而是盡可能的遵從孫同舟的安排,讓他可以少分心以應付當下的情況。

所以羅動除了最初問的話語之外,並沒有再出聲詢問孫同舟什麼,而是左手提著龍苔木劍做出戒備的姿態。雖然羅動明知道在這種懸殊力量之下的戒備已經毫無作用,但內心上卻也有種聊勝於無的想法。

吸收了近兩成金色龍血的龍苔木劍幾乎是毫無變化,無論重量還是外觀上都是如此,如果是之前或許羅動會有不甘心的情緒,至少那麼多金色龍血不能就那麼被白白吸收,總得給點變化吧。

但眼下並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

已經達到脫俗境九階境界的風雲鯉,其巨大的身軀似乎也漸漸的起了一種變化,由內而外,在那足以籠罩整座湖泊天雷的淬煉之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的變化著。

這就是化龍麼?

這既是一種演化,又是一種轉化。

所謂的演化自然是風雲鯉本身形態上的變化,原本怎麼看都是和鯉魚類似的巨大身軀,正在有寬變窄,甚至原本三十餘丈的長度,更是在這種變化之下躍升到五十餘丈。而且並沒有就此停歇,還在不斷的變化著。

焦黑的魚鱗,還有那耷拉的魚鰭也是各自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那些本已經流出漂滿湖麵的金色龍血,更是漸漸收縮,仿佛回到風雲鯉體內一般。

風雲鯉的傷口當然更是在這種演化的過程中不複存在。

至於轉化,那完全是一種羅動所不曾了解的力量,甚至以羅動現在的感知即便能夠明確的感受到,卻也根本沒有辦法去理解其中的意義,以及更深層次的含義。

“果然麼。”孫同舟一直擋在羅動身前,羅動能看到能感覺到的,孫同舟自然不可能有任何錯漏。此時風雲鯉形態的變化,以及其周遭環力性質的改變,無一不再向孫同舟說明一個事實。

這是一個他們原本就應該有所準備的事實,一個向著最壞方向上發展的事實。

這隻原本隻有脫俗境五階境界的風雲鯉,竟然真的化龍成功了。

眼下其身體的演化,以及本身環力性質的轉化,無一不是由風雲鯉到龍的巨大變化。

事已至此,孫同舟也知道自己不出手是不行了。這倒不是因為孫同舟以及霍副院長優柔寡斷才造成了當下的局麵,而實在是因為風雲鯉本身的特性太過於極端。

化龍的風雲鯉本身就是一種應對危機的體現,無論是孫同舟還是霍副院長,在當時找機會擊殺風雲鯉,都是需要麵對巨大的阻礙。天際之上的雷雲就是首當其衝的,要知道這天雷雖然並不是為了保護風雲鯉而產生,卻也在風雲鯉整個化龍的過程中給了風雲鯉相當程度的保護。

當然不殺風雲鯉,等其在化龍的過程中自生自滅,應該是一種相當明智的做法了。隻不過這種做法卻有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風雲鯉化龍的成功與否並不是以旁觀者的意誌為轉移的,而更像是風雲鯉本身的一種意誌體現。

無疑眼下這隻被東環院考官們戲稱為孤島島主的風雲鯉,本身的幸運程度令人咋舌之餘,其在化龍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意誌更是讓它順利的進入到化龍真正的階段。

孫同舟之所以將沒有將羅動送離這裏一是因為時間上過於緊湊,二是因為孫同舟並不認為羅動在東環院九號考場會比在自己身邊安全。

既然孫同舟肩負著保護羅動安危的職責,那他自然就不可能將這份責任轉嫁到別人身上,即便這個別人是在外環界鼎鼎有名的東環院也不行。

“木”字碑散發著一絲絲綠意出現在孫同舟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