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雋見女兒並沒有因為去並州而擔心吃苦,很是欣慰,孩子畢竟長大了。
朱紫瑩突然想起什麼,抬頭問父親道:“這幾日可要準備打仗嗎?”
朱雋一愣,有些疑惑地問道:“打什麼仗?”
“我家又不同於一般的富戶大家,我們光家兵就有2000多,所有人加起來上萬人。而石平那廝,雖是我們的親戚,可現在董卓已經封他做中郎將,他未必肯聽你話。
聽說那廝,天天招兵,整個黃河沿線,到處都是他的人。我們要去並州,豈不是要過黃河?
剛好有他攔在那裏。
他若是聽董卓調遣,不聽父親的命令,不打?怎麼能過黃河?”
朱雋見女兒一臉認真的模樣,朝外看看,家仆丫鬟都已遠離。
朱雋微微一笑道:“本來不想讓你太早知道的,現在不說,你又擔心,哎,還是告訴你吧。”
“告訴我什麼?”朱紫瑩有些疑惑道。
“石平和張胖子一樣,都是在忙於轉移洛陽城中百姓。”
“什麼?父親,你說那石平竟是和張胖子一樣?他也轉移洛陽百姓?”
朱紫瑩的驚詫的快喘不過氣來,這消息突然的簡直從天而降一般,直直的砸落下來,一點讓她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朱雋鄭重地點點頭道:“那個石平,正是忙於轉移洛陽百姓,而且他轉移之多,是誰都想不到的,他是怎麼轉移的,也是誰也想不到的。”
“他不是在招兵嗎?天天那麼多洛陽百姓,成群結隊出城,一直延綿到黃河邊上,不都是他在招兵嗎?甚至那個董卓的心腹樊稠也派人從洛陽趕人出去,要他們去當兵。”
“哈哈哈哈,這正是這“石平”高明之處,名為招兵,實則將洛陽百姓統統轉移出去,而且全部轉移到河內郡。”
朱紫瑩奇道:“他是如何做到的?眾目睽睽之下,竟然將洛陽百姓拉到河內郡?”
“你可知道,他招兵有兩個要求,一是身體要好,二是要懂水性。為了招收身體好的兵,他拿出了大量的糧食,來讓當兵的和他們的家人都來吃飯,都能夠吃飽。你說,這會來多少人?”
“隻怕那些家裏沒有糧食的,或者家裏沒有錢的,都要跑去當兵。至少家裏人也能吃上10天飽飯。”
“這是他的第一高明之處,硬是讓整個洛陽城正在挨餓之人都動了心。現在最是缺糧之際,除了大戶人家,哪一家不是挨餓,都是快要斷炊之際。他此法一出,招惹的整個洛陽全城轟動。”
朱雋說到這裏,歎一聲道:“真是高明,一下子引動所有人。”
接著朱雋又說道:“本來他這一招,我覺得已經夠高明了。哪知道他還有第二招。”
朱紫瑩聽說過第二招,開口問道:“父親,我倒也是聽說過,說是在黃河邊上支起大鑊,裏麵煮著羊肉豬肉,隻要不暈船,回來就有肉吃。
那根本就是在騙人,洛陽人雖離黃河很近,可大多都沒乘過船,茫茫黃河之上,怎麼能不暈船?”
“哈哈哈,這才是他的更高明之處。很久都沒吃飽飯的人,見到肉,更是腿都邁不開,說是隻要不暈船,就有肉吃,所有人都想試一下。他就順水推舟,隻要想吃肉的,所有人都讓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