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原微微一笑道:“王將軍,陳原隻是懲戒做惡之匈奴叛亂之人,何錯之有?”
我今天殺匈奴的使者須卜熱,不為別的,就為告訴匈奴人,做惡者,必將嚴懲不貸!
昔日前漢孝宣皇帝曾言,‘漢家自有製度,本一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眾位前輩,孝宣帝可有此話?”
陳原若是分析後漢之邊境政策,有哪些害人害己的仁道,估計能和在座這些飽讀儒家經典的各位打起來。
所以,他直接引用不喜歡儒家之策的孝宣帝之言,讓王柔等人終究無話可說。
老人家郭全,一直沒有說話,見陳原提到漢宣帝,長歎一聲道:
“孝宣帝之能,恩威並舉,的確令人歎服。今日我並州匈奴叛亂不定,鮮卑常常侵邊,百姓不得一日安枕,士兵不得一日修整。當年孝宣帝之際,收服匈奴,使我邊郡六十餘年沒有戰亂,百姓安樂,牛馬肥壯。就連西域之地,當年也是孝宣帝平定,後又設西域都護府,涼州一帶,也無大的叛亂。”
“哎”,郭全又長歎一聲,
“哪像今天,不是這裏亂,就是那裏亂,涼州之亂,竟然百餘年難以平複,我大漢又有多少錢糧,空空耗在涼州之地。如今幽州並州涼州,三邊皆亂,要是孝宣帝還在,豈能有今日之亂?”
郭全一開口,郭蘊也是感歎一番,也是歎氣當今之策,竟是三邊皆亂,真是少見。
郭家的表態,雖不是明說,可也算是支持了陳原。
王柔王澤兩兄弟神情有些冷漠,陳原殺了須卜熱,將他們立功贖罪的機會一並給抹殺了,他們如何能爽快。
王允早是白身,自然也不多開口。
既然走到這一步,那就按新的路法走。
陳原要在這裏打下局麵,王家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陳原看著王柔王澤道:“王將軍,王太守,我有一策,定能讓你們戴罪立功。”
王柔眼前一亮道:“何策?”
陳原微微一笑道:“再立軍功即可,我大漢最重軍功。若有軍功在手,何愁未來之事?”
反正現在他們也是無路可走,被逼的隻得跟陳原合作。
兩人歎口氣道:“好,就依文理之言。”
陳原大喜,他們都是多年為官,熟悉各種事務,有他們幫忙,陳原之事,又能事半功倍了。
商議一番,並州孤島,沒有朝廷任命,他們一切隻得自己做。先是郭家,郭蘊代管太原郡之事務,王澤呢,接管雁門郡事務,王柔管理軍中後勤之事,王允性格剛烈,陳原讓其各地巡行,糾察不法之舉。郭全老爺子,雖然年紀大,沒有安排具體的差事,他以前是大司農德高望重,就讓他有空去看看農地之類,畢竟糧食是安穩的根本。
陳原呢,大家公認能打仗,那就安心領兵。
就這樣,權力分派完畢,各家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