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由人類文明留下的遺跡。
隨著探索的深入,阿蘭薩終於確信這一點。他已經不需要通過遺跡內各式各樣破爛不堪的工具,以及各種被泥土和金屬塊覆蓋的進行繁雜的推測了,因為,就在一個比前廳還要大得多的房間裏,阿蘭薩發現一座保存極為完整,高約十米的金屬雕像。
顯然,這座金屬雕像的每一個細節都在表示,它雕塑的,是一個人,或者,是一位神。
阿蘭薩隨即確定這座雕像雕塑的是一位神,他在雕像前找到了一些用於祭祀的東西——它們與荊棘大陸上的祭祀用品實在太相像了!
對於探索,一個小小的發現,往往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推論,而這些推論,在接下來的探索中,或者被證實,或者被否定——不過,如果之前的發現分量足夠,以其為本的推論大多都會被證實。
例如,通過這座神像,阿蘭薩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所處的這座方型高塔,是一座神殿。至於是哪位神的神殿,尚需要進一步考究。而一座位於遺跡中央,或者說城市中央的神殿,阿蘭薩又可以由此推論出,曾經生活在這個遺跡中的人們,他們的政治中心與生活中心,必然是圍繞著對神的信仰展開的。
在荊棘大陸,這一類人有特定的稱呼:信仰之民。
信仰之民在荊棘大陸,確切的說,在荊棘大陸人族土,可以追溯至一段極為古老的曆史,它甚至要比伊薇特的尤利婭王朝更久遠,神於彼時的人們心中的位置,在一本相關信仰之民的書籍中,給予了極為恰當的解釋:他們生於神光之下,死於神光之中。
後來,第一批強者脫離空間的束縛,前往未知領域,並在另一個空間發現神的痕跡,也就是說,從那時起,人們意識到,神是淩駕於空間的存在。隻不過,在不同的空間,同一位神有著不同的名字,但它們的神格始終不變。
於是,信仰之民開始動搖。
一個可怕的想法在他們的腦海中滋生,他們悲哀的發現,在被他們畢生供奉的神的眼中,他們很可能就像農婦圈養的家禽,而他們所在的空間,隻不過數個圈籠中的一個。
當然,有這樣想法的人並不多,但確實存在——隨後是一場漫長的鬥爭——他們並未獲得勝利,隻是在付出足夠多的犧牲後,神終於放棄這些不再向其提供信仰之力的信徒,而為了維持剩餘的信仰之力,神沒有徹底的懲戒他們,以至於一部分人得以從神的怒火中奇跡般的存活下來,並取得精神獨立。
隨後崛起的數段曆史中,神殿的影子依然穿梭其中,但不在處於主導地位。
慢慢的,真正的信仰之民逐漸消失,城市的中心不再是神殿,而神的信奉者,他們也隻是單純的信奉者而已了。
事實上,阿蘭薩並不關心這些,他隻需要,這座遺跡曾經的主人,是一群信仰之民,這就可以了。
然而,與阿蘭薩的想法衝突的是,信仰之民的文明程度並不高,而他眼前看到的這些,這座遺跡透露出的,由金屬構建的建築、用具,以及隨處可見的,極具標誌性的金屬零件——齒輪、轉軸等等,表麵曾經生活在這座遺跡中的信仰之民的文明程度,頗有尤利婭王朝時代的影子。
抱著疑惑,阿蘭薩又將巨大的神像打量一番。
這是一名原庭神,因為,阿蘭薩所了解的現世神中,並沒有這副模樣的神。
它身穿寬大的長袍,身體微微前傾,雙臂伸展,精湛的雕刻工藝將向後翻舞的長袍塑造栩栩如生,如迎風挺立。
正當阿蘭薩想要從雕像中看出什麼時,他的神色卻驟然變化,腳步猛然向後踢踏,與雕像拉開一段距離,同時前置安琪拉,警惕的盯著雕像中央。
是一顆忽然傳入他的靈魂感應的靈魂點!
“不必驚訝,都瓦。”
隨後傳出的聲音卻讓阿蘭薩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不知是該放鬆,還是繼續警惕。
是一名原庭神,既世人所認為的魔神,它們的神格被剝奪,生命和核心變為類似靈魂的存在,於是能被阿蘭薩感應——彼時阿蘭薩感應到魔神索隆,亦是如此。
雕像的胸口投射一道光芒,隨即聲音的主人出現在光芒之中,它的模樣與雕像所雕刻的一模一樣,隻是體型為常人大小。
放鬆和繼續警惕,阿蘭薩最終選擇後者,他緊握手中的安琪拉,問道:“嘛,你是誰?”
“吾名薩沃斯·阿冉,原庭諸神之真理之主,不過,現世神們更喜歡灌於吾名——謀殺與劫掠之魔神。”
“真理之主?抹殺與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