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寫這本書時,算是我人生比較成功是時候了。因為主公選了我當漢中太守。俗話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肯定有些啥玩意?這後半句讓我給忘了,不過我還是決定先把前半句寫上吧,後半句或許寫著寫著就想起來了。
可是提起筆來,我就僵住了,因為還沒想好這書要叫什麼名字,畢竟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嘛。思來想去拿不定主意。直到入夜,夫人命庖丁送來一碗雞湯,我猛然想起之前漢中戰役中,那名被曹操殺死的主簿楊修,那可以說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啊,雖然他因為太聰明死了。
當時是曹操與主公對陣於斜穀,然而曹操屯兵日久,進又被拒,退恐人笑,正好庖官送了雞湯,曹操看到湯裏有雞肋,就把夜間口號定為雞肋,曹操的手下都不知道雞肋是什麼意思,隻有主簿楊修,一言道出: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所以他就開始收拾行裝。然後就被曹操以擾亂軍心的理由殺了。
其實我一直覺得,他要是不告訴別人,自己一人偷偷收拾就好了,偏偏自己大嘴巴,還跟夏侯淳講。有人覺得他這是所謂的過慧易夭,又有人認為他是死於話多,領導本來生性多疑,你還到處瞎bb自己發現了領導的小秘密,這不是找死嘛。但是細細想來,別人都猜不透,他猜出來了,如果不告訴別人怎麼證明自己猜透領導心思呢?所以大嘴巴這一點也不能全怪他啊,那究竟他的死因是什麼呢?我最後得出結論: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規律,無可避免的啊。
於是我靈光一閃,來個依樣畫葫蘆,把這本書命名為雞湯。想了又想,又在前麵又加了三個字,叫文長的雞湯。文長是我的字,且文長二字還顯得我擅長寫文章,可謂是一語雙關,還能擺脫抄襲的嫌疑。這三個字加的,猶如神來之筆,我不禁被自己的機智所折服,興奮了一整夜。
次日,我上街去喝酒,碰到了翼德,我興奮的跟他講了昨晚的事,他想了很久,若有所思。下午,他急匆匆跑來我家,還沒等我開口,他就先說起來了。他說我早上跟他講的事,他想了很久,覺得我書名起的很有內涵,特別是前麵那三個字,有種畫龍點睛的感覺。可是中午他遇到軍師,順口提了一下,沒想到軍師卻笑出聲來。他問軍師笑什麼,軍師悠悠的回了一句:照文長的思路,你二哥字雲長,那他這是擅長上天咯。所以說,前三個字,不加也罷。
我竟無言以對。
當夜,對著寫好的書名出神,我突然明白了,有時候你覺得某件事加那麼一點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或許有些人苟同,但還有些人卻不以為然,反倒覺得這是個敗筆,可是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大的分歧,我還是想不明白。或許還是應了那句話: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規律吧。
所以說我現在是加還是不加?
算了,懶得換紙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