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祚四百餘年,傳至桓、靈二帝,黨錮之禍波及甚廣,中涓之亂使得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廬山深穀,雲煙繚繞,桃花綻放,仙氣飄蕩,是為鬼穀。一寸金光,乍然而出,天地變色,乾坤錯位,隻見一白衣少年收起手中寶劍,向前方一名鶴發童顏的老人深深一揖,伏地跪拜,口中說道:“謝師尊六年養育、教誨之恩,徒兒萬死難報。”說完便想起自己六年前魂穿到一十歲小兒身體,使得本應失足落崖而死的小兒未死,卻遇見了鬼穀門現任掌門、已活四百餘歲的張良,被他收為第三個徒弟,視為傳承衣缽的最佳人選,而自己——陸康第三子,陸辰,字子宇,在鬼穀學了六年,已忘卻前世的許多俗事,隻想憑自己這六年所學,結束亂世、拯救百姓、光大陸家、傳承鬼穀門學術。老人頓覺欣慰不少,扶起眼前的陸辰,說道:“辰兒,你本應是已逝之人,恰逢天地異變才得以重生,你拜入鬼穀六年,學盡我鬼穀之術,又心地善良,重情重義,眼光高遠,誌向遠大,將來必為濟世之良臣,吾有三名弟子,大徒賈詡為求自保,不擇手段,你切勿傷其生存,其必不犯於爾;二徒戲忠極重情義,若得其主,必求與爾同輔一主,他身體羸弱,爾勿傷其心;此二人皆為鬼穀門下,切勿做出同門相殘之事,慎之,慎之!吾再賜你鬼穀玉戒與玉虛劍,持方才之鬼穀劍與鬼穀玉戒者,為我鬼穀掌門,即鬼穀子。待漢室再興,汝便與家小隱居於此吧。勿忘:天下亂,鬼穀出。”陸辰雙目浸淚,再次拜謝,再起來時,鬼穀玉戒已戴在手上,眼前隻剩玉虛劍,師傅卻已不見。陸辰起身,手中拿著玉虛劍,腰間別著正反各刻著“陸、辰”二字的玉佩,不舍地向洛陽而去,給自己四年時間尋找名主。此時正是光和年四年十月(181年10月)。
下山後,陸辰買了匹白馬與一些幹糧,就從豫州不緊不慢地出發,去往洛陽。到達兗州陳留己吾縣(為什麼要去己吾縣呢?自然是要去找找典韋啊,可不能讓他那麼早死了)時,已是十一月,看到路邊的供人解渴的小酒館,便下馬,吩咐好小廝照看自己的白馬,點了盆小菜與一壇酒,便就食了。
陳辰心裏想著師傅的囑托,要用自己三年時間來尋找明主,難道是自己明主難擇,還是要經曆一番劫數?心裏有了疑問,不由又想到曆史上自己的父親陸康在197年被孫策攻打,最後城破,陸家慘遭屠戮,最後陸家沒落,甚至要依靠輔佐自己的仇家——孫氏,才在江東世家有一席之地。想到這裏,對孫家的好感頓失不少,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阻止這一切發生。”
話說陳留己吾縣真有一位壯士,姓典名韋,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有大誌氣節,性格任俠,與同鄉人屠戶李氏、都尉趙寵為友,正十八歲,善使雙鐵戟,戟重八十斤;兄典傑字仲要,年二十,文武皆備,頗有氣力,但不如韋,在趙寵處任職,善使一青龍戟,戟重七十二斤。二人少孤,李氏常有恩於韋、傑二人,二人常歎不能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