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楚清河常常想,人生的確很苦。沿街乞討的乞丐,整日為吃了上頓沒下頓而苦,為衣衫襤褸衣不蔽體而苦。那麼作為正常人呢?經商的,為永不知足的金錢而苦;普通人,為太多不切實際的攀比而苦。而他呢,整日為了早一天摘掉助理帽子混上個副處級而苦惱。
以前聽人說過,人生過得不快樂,一半源於生活,一半源於攀比。經曆了杜雲的離去,他每天都控製住自己,一千萬次對自己說,別想那麼多了,活著就好,活著就好。
車站繁重的工作,晚上夜夜的失眠,楚清河覺得自己無需為了功名利祿這麼辛苦自己。有一天,他在辦公桌上抄錄了幾句話:沒病也要體檢,再煩也要想通,有理也要讓人,有權也要低調,不疲勞也要休息,不富也要知足,再忙也要鍛煉……心煩的時候,就像和尚念經一般大聲念出來,告誡自己每天開心多一點。堅持好長一段時間,心情稍稍輕鬆了點。
等不來調離的消息,楚清河決定先沉澱沉澱,集中精力辦一些大事。這個大事就是把下麵的人動一動。為什麼要動一動,因為他想動一動,他有這個念頭已經很久了。
“美麗的大洪湖”企業文化建設麵上轟轟烈烈,細節上卻結出了反麵典型的累累碩果。楚清河不是沒有想過解決的辦法,但是短期內要出成績,麵上功夫還是必不可少的。麵上功夫做足了,上級才會注意到。
鐵路領導幹工作好像有統一的標準思路,先折騰,鬧出點動靜來,開個好頭,唱個高調,至於這個尾如何收,或者由誰收,或者究竟還要不要收,關注的人並不多。所謂“轟轟烈烈搞形式,熱熱鬧鬧走過場”。 楚清河此前的施政思路大體上與此合拍。大牌子先掛出去,細枝末節慢慢收拾。而且,這細枝末節還得好好收拾,下點真功夫,這與洪湖站最近幾則“猛料”有關:
爆料一:路局客運處的領導出差,臨時到洪湖站歇腳,20分鍾後趕另外一趟車。洪湖站貴賓室服務員熱情地將領導們引導到室內坐下,按說走人就沒事了,偏偏服務員來了一句,“領導你不喝水吧?我就不給你倒了!”說啥呢,路局領導心裏一樂差點沒憋住。
不倒就不倒吧,沒人強迫你。“領導你不喝水吧?”,這樣的反問啥意思呢?要麼管他喝不喝,倒上一杯放桌上,要麼,客氣一聲走人。話說到這份上,服務員的水平想不逗樂也不行了。
這個典故經過路局領導的反複宣傳,洪湖站的服務水平一時名聲大噪,楚清河到哪開會都有熟悉的人一本正經地問他,“領導你不喝水吧?”弄得他老沒麵子。
爆料二:還是關於路局領導的,這是一個由各有關部門組成的檢查組。檢查組在洪湖站下車,不過不是檢查洪湖站工作,而是從洪湖轉坐汽車檢查電務係統的一個工區。檢查組一行六人從k36下車,因為此前沒有與洪湖站聯係,站上不知道情況。但是眼尖的車站值班員還是看出一行人的與眾不同,趕緊上去打招呼。知道了路局領導的來意後,值班員將他們領到貴賓室安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