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不要抹不開麵子(1 / 2)

李昆沒有反擊,甚至從來沒有批評過他。跑吧,往孫書記那跑吧,最好不要回頭。在李昆殺回宣傳科當天的接風宴上,龐建當著兩位書記的麵,左一個“李科長”,右一個“李科長”,把胸脯拍得震天響,說一定好好配合好李科長的工作,盡心盡力把宣傳工作推上新的台階。說,有什麼幹得不到位的,李科您盡可批評,不要抹不開麵子。

李昆喝得有點高,雙手扶著龐建的肩,結巴著說,大哥,前些年,咱倆在宣傳科的時候,工作全靠你扶持。今後咱倆繼續互相幫助。以前,龐建雖然能力有限,工作卻確實很賣力,人前人後處處維護李昆的權威。李昆那天也很感動,覺得龐建很夠爺們,自己要是再次離開宣傳科,一定給他個交待。

真應了這句無厘頭的話:同事是敵人。龐建忽然就叛變了。熬了多年,沒能修成正果,龐建決定另尋他途。他相信,孫副書記能為他指明方向。再說他心裏也摸出了門道,孫副書記來客運段時間不長,需要他這樣一個百事通來告訴他一些段上的曆史、人脈關係。

每次他去敲孫副書記的門,借著彙報工作的關係,和孫副書記一聊就是半個鍾頭,孫副書記並不反感,但也隻是局限於和他聊些無關痛癢的家常話。

他已經很久沒有向李昆彙報工作了。李昆上次離開宣傳科,他沒接上班,龐建不恨他。李昆沒有這個權。況且,李昆臨走時還告訴他,他是向領導大力舉薦他龐建的,龐建甚至心生感激。

但是李昆幾年後又回來了。龐建回想了回想,認為李昆你既然不想幹了,回來幹嘛。李昆你很虛偽,上次的話極可能是為了安慰我而說的。或者根本沒向領導推薦自己,而是推薦了別人。邏輯很簡單,不想幹了回來幹嘛。跟領導說不想幹就行,回來前領導一定征求你意見,為啥不讓我接班呢。這說明一個問題,你李昆還惦記著這個崗位。

通過幾天來到孫副書記辦公室試探,龐建可以看出來,孫副書記並不反感他,甚至常挽留他。每次到他辦公室,總是客氣地喊他,龐老師來了,起身為他倒杯水,然後含笑請他坐下來談話,每到這時,龐建總有受寵若驚的感覺。他今後的命運是和這個人緊密相連的,把這個爺伺候好了,把馮大爺攆走了,今後自己前途還是有指望的。

楚清河到報社報道的前夕,李昆曾找他談話,談話的中心思想,兩個字:發稿。你寫,隻要你寫,我就負責幫你發。李昆不是編輯,但是編輯部就像是李昆他家開的。李昆有這底氣。

雖然前幾年離開宣傳崗位一段時間,李昆的人脈關係並沒有中斷,而是和他宣傳戰線的戰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尤其到了車隊後,手裏頭有兩個活錢能轉悠,也常請幾個處得來的編輯、記者啜一頓。

龐建,你不是不願意幹嗎,那就不要幹了。從教楚清河用釘書機如何正式裝訂第一份文件開始,李昆傾囊相助,全力以赴地教他寫簡報、出黑板報、寫通訊報道、寫總結、寫彙報、寫書記的講話,寫領導班子的發言材料,搞展覽,組織小分隊宣傳演講。當然,都是在晚上。白天楚清河要在報社學習,下班回家到段上找李昆繼續充電。楚清河,成了李昆的關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