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年正月初一,北風呼嘯,寒氣凜冽
長安城不同往年,無數的人不在屋子裏烤著火炕,都擁上了街頭。長安的街頭弄裏早已張燈結彩,各地遠道而來獻禮的車馬牲畜更是絡繹不絕。四處可見全身甲胄的兵士,一為維持秩序,二為巡邏戒備。
未央宮。
九聲炮仗,旌旗招展。
一位身著冕服,頭頂十二旒冕冠的老人在內侍及手捧玉璽的官員跟隨下,逐漸走向殿中的皇帝寶座。
這個老人就是王莽,而今日正是王莽登基的大喜日子。
而原先端坐在天子寶座的一位童子早已被中傅拉起,此時正惶恐不安地跟他的養母孝平皇後站在一旁,等待命運的裁決。
當王莽最終在龍椅坐下時,百僚跪拜,山呼萬歲。
“萬歲!”
“萬歲!”
…
王莽從二十四歲初入官場,經過三十年的如履薄冰,官場傾軋,終於走上了權力的巔峰,走到了人生的頂點。
“詔曰:…父母為天下至,定號為新,普天莫匪新土,率土之賓,莫匪新臣……”
群臣的臉上洋溢著笑容,這個詔書一下,也就意味著延續了214年的漢朝真正的成為曆史,而他們也成為了從龍有功的開國功臣。
這也是他們和王莽經過多日討論出來的新朝代的名字。
那個漢朝實在太腐朽了,代漢建新,自然需要萬象更新。
王莽一臉平靜地聽完開國詔書,他突然望了望站在旁邊戰戰兢兢的一對孩童。
孝平皇後王嫣年齡雖小,但性敏聰慧,她的母親早已告訴她處理結果,但在未頒布之前,攝於父親的威嚴,她還是難免害怕,她知道她的父親可是能為了名聲殺死兒子的人,何況是自己和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外孫?
在這一刹那,王莽見著兩個孩子惶恐的樣子,心有戚戚焉,雖說家國不能兩顧,皇家沒有私情,雖說他們是前朝的皇後和皇帝,但無論如何,她還是自己的親人,而皇帝也隻是一個幼兒。
“詔曰:封孺子為安定公,食萬戶,地方百裏,與周並行其正朔、服色..封孝平皇後為安定太後。”
“謝皇帝陛下!”
孝平皇後王嫣連忙拉著孺子跪下謝恩。
起身後,正當要離去之時,隻聽王莽喊道:“等等!”
王嫣心裏咯噔一下,不明白父皇把他倆叫住是什麼意思。
王莽起身走到孺子嬰跟前,拉著他的手,有感而發,流著淚道:“孩子,昔日周公攝政,最終還政給成王。而我今天卻是迫於皇天威命,不得已而為之啊。”
王莽此時悲喜交織,言辭懇切,禁不住淚流滿麵。
不過安定公年紀小,自然不明所以,他見王莽哭泣,顯露出害怕的神情,直往王嫣背後躲去,偷偷地睜著清澈的眼睛看著王莽。
王莽揩了揩臉頰下的淚水,揮揮手示意她們下去,在宦官中傅的指引下,安定公孺子嬰向王莽行完叩拜大禮。
王莽看著女兒和名義上的外孫離去的背影,仿佛看到一個腐朽的王朝的落幕。他歎了口氣,搖搖頭平複了下心緒,回到了自己的龍椅上,已然神色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