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禾(珍真)
很久沒有看了,如今市場上的太多,不知如何選擇。
看了七詩的《我們的,他們的愛》時,沒有太在意,覺得一個15歲的孩子能寫出什麼樣的作品呢?同時又好奇,一個15歲的孩子會寫出什麼樣的作品呢?
忍不住打開了文檔。
不願故弄玄虛,楔子的一段文字的確是突然間緊緊抓住了我的心,說不上來是什麼感覺,那段文字不快樂,不悲傷,平靜,如同一陣風,一陣秋風,回味便是擁有。
第一次欣賞到樸實與華麗結合得如此妥當,更為這樣的年齡擁有這樣成熟的文字天賦感到驚歎。
慢慢地,我發現七詩的文字像旋渦,有種美麗的誘惑,我從來不看比我小的作者的作品,他是第一個,很坦白的說,他的文字誘惑了我。
文字與旋律相通,一直堅信,好的文字會讓人心中有旋律,我不由地帶上了耳機,卻不知該選擇傷感到窒息的韓劇主題曲,還是聽聽時下最流行到膾炙人口的流行樂,格格不入。
便配了首《伊紮克》,覺得那文字與這曲調結合得很完美。
小提琴與提琴的結合,輕快活潑,擁有無限年輕的朝氣與活力,卻不失頑皮與可愛。
高潮加上鋼琴的帶動,與提琴配合,振奮,似乎略微傷感,決不刻意。
心靈在現代感強烈的文字中穿梭,不可思議的共鳴,感動,那不是成熟的筆鋒和複雜的情節所能帶來的感動。文字中流露出的純淨像熟悉的陌生人迎麵而來,敲開了心底淨土的那扇大門。親切,但的確已經陌生。
如今這個多元而浮華的世界,教會了我們如何去追求、擁有,許多文學作品中更是坦誠而大方地拋棄了清澀與純真的美。素麵朝天不及彩裝閃耀,單純卻是不可超越的高貴。
七詩的文字有超出他年齡的成熟而華麗的魅力,可我認為,最值得欣賞的卻從他幹淨的心靈中自然流露的語句。再龐大而煽情的故事,都是由精彩的語句組成。
看到“THEEND”時,另一首曲子的旋律莫名地直鑽我的心。
亨德爾歌劇的詠歎調《重回失樂園》,這是在我創作《法比奧》時一直沉迷的音樂。
雖然意大利文不是很精通,但管風琴的響起,能讓人情不自禁走入回憶的旋渦,哭泣,隨著時光的流逝哭泣。
茂琪、舒洋、米旭、小月,菲、小刁、左諾。豐盈的人物就仿佛時光隧道裏身邊的過客,仿佛記憶中的影子,真實,暗淡,我們都曾經曆,也都曾遺忘。
而我有幸感受到了純真年代,感受到了一直以來期盼的伊甸園。
細膩的描寫,華美的辭藻,複雜的情節,是七詩這個年齡不應該擁有的智慧;
對愛的期待,清澀的含蓄,純粹的心境,是他這個年齡必不可少的財富。
而愛貫穿著每一個屬於他的符號,愛是永恒的話題,愛是人類存在的標誌。
曾經有學者說過:你對別人的評價就是一麵鏡子。
《我們的,他們的愛》中的愛那麼美好,讓人望塵莫及,又那麼傷感,讓人遺憾失落。
在他心中,我看到一種美好,一種憂鬱,一種沒有蛻變的純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