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田疇(2 / 2)

“你是?”

“在下田疇田子泰。”

田疇?這名字略熟悉啊,應該也是個名人,孫奕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值得結交!

“幸會幸會!”學著一路上看到的各種書生,孫奕忙不迭作揖道:“在下孫奕孫明昭,這些都是我的兄弟。聽聞刺史大人大人開出懸賞,以千金之價求叛賊首級,在下俗人一枚,不能免俗,特意來湊個熱鬧。”

“哦?”田疇倒是沒想到對方這麼坦白,起了些許興趣:“原來是壯士,失敬失敬!不知在下有否榮幸與列席期間,與明昭你好好認識一番?”

“小二,多上一份菜!”孫奕吆喝了一句,轉身笑道:“無非多雙筷子,有何不可?”

“明昭真乃痛快人!”田疇也不客氣,朝周圍的鄉勇們拱了拱手,施施然入席。

趙雲推了推孫奕,低聲耳語:“恐別有用心。”

“無妨,我心中有數。”

觥籌交錯,酒過三巡,田疇拿袖子微微擦拭了一下嘴角,指了指一邊的鄉勇:“明昭,非是在下小覷你們,但若僅憑這些人,隻怕要拿下那群反賊,多有不足啊。”

“子泰有所不知,在下隻是要去取賊首的腦袋,剩餘的蝦兵蟹將,並不在考慮之列。”

“此話怎講?”

“若要對付漁陽叛軍,區區三百之數,自是不夠。”孫奕其實也都還未曾對趙雲等人講過,便借此機會順道談談他的想法:“但刺史大人的檄文裏,隻是說那張舉張純二人的腦袋懸賞千金,故在下尋思,不如避開那群叛軍,直取二人性命,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田疇肅然起敬:“明昭見識不凡,疇佩服佩服!若是看得不差,此言用的應是《易經》卦辭之意吧?‘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孫奕汗顏,事實上這不過是隨口念了句詩而已,易經什麼的,他是一竅不通的。當然他也不揭破,隻是故作高深地一笑:“然。”

趙雲也插話道:“明昭,莫非你打從開始便沒有打算同漁陽的叛軍一戰?”

“子龍,我知你武藝高強,不過,殺雞焉用牛刀?”孫奕侃侃而談,他頭一回發現,扯蛋也是一門藝術:“既然能夠兵不血刃地解決他們,又何必做無謂的犧牲?”

“這位是?”

“此是在下的好兄弟,常山趙雲趙子龍。”

“儀表堂堂,威風凜凜,真壯士也,幸會!”田疇心裏暗暗想道:此人見識頗為不凡,手下又有如此猛將,若不將其推薦給劉大人,便是我的失職了。

孫奕舉起了酒杯:“在下不過隨意任性而談,謬誤甚多,紙上談兵,恐怕有汙尊耳。若子泰有什麼好主意,不妨也給我參謀參謀?”

“在下不敢獻醜。”田疇搖頭推辭:“雖不知明昭你要如何做才能擒賊擒王,不過既然有此想法,想必明昭心中已然有數。不過,冒昧一問,明昭既有此才,何不報效朝廷?今幽州刺史劉虞劉大人,為人親和,任用賢能,若見到明昭,必然委以重任。”

“嘿嘿,實不相瞞。”孫奕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來此之前,倒是真這麼想過。在下想,這漁陽叛亂既是朝廷與刺史大人的心腹之患,若被在下平定了,那索性就地封個漁陽郡守,豈不妙哉?”

田疇急切道:“果真?”

“這……子泰以為有何不妥?”

“不,明昭,如此大才不能人盡其用,著實可惜。”田疇誠懇地看著他道:“明昭,既然你坦誠相待,在下也不隱瞞了。如今疇忝為幽州刺史府長史,在劉大人跟前尚能說上話,若明昭真能取了那張舉張純首級,平定漁陽,在下自當為你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