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陳坤元正式入住求道閣,已經過去九天了,九天裏陳坤元一直位於求道閣的九層靜室內靜坐。
陳坤元從藏書中悟出的無名口訣,是天資也是機緣,是進入修行大門的鑰匙。在陳坤元完成蛻變,一點點褪去凡軀的時候,卻發現修行至今,運用真氣的手法基本為零。
經過那十日蛻凡以後,陳坤元就隱隱感覺到自己無意間闖入的是怎樣一個超凡領域,於是關乎修行方麵的事情,處理起來就難免有些謹慎。
陳坤元的悟性不錯,心性又平和,十多年來修行之路走的雖然慢,但一直都走得很穩。
陳坤元的全部心力都放在了參悟那段口訣上,對真氣的運用手法,就多少有些忽略,陳坤元於是另外想了個法子。
陳坤元進入求道閣第十天早上,起身離開了靜室,轉身又把自己關進了書房。幾天後,求道閣空蕩蕩的第四層內,多了一些書架,上麵放著一些拳腳、兵器之類的強身秘笈,誰都不知道,陳坤元親手放了一本書進去,書名《內功》。
書中簡單記載著陳坤元經過簡化刪改的修行過程,不同於陳坤元上來就走的“煉精化氣”的路子,這條路還沒有走通,並不適合推廣開。
《內功》走的是氣血搬運的法子,這些年,借著日月神教海量的財富,從陳家的路子弄到了許多珍貴的典籍,其中就有些技擊之術開始隱約的涉及到了氣血搬運的路子,這已經有了內氣的雛形。
人生而有血,血中也含有少量的元氣,顧氣血搬運全身,會有限度的打破人體枷鎖。
往內,滋養筋骨五髒,往外,錘煉血肉肌膚,內外交彙,也能激發一種氣感。
這種氣感近乎於一種人體本能的力,散亂而又輕忽,不是身體素質卓越之人很難發現,更不要說去操控。
因為不像真氣那般讓人能明顯的感覺到氣息流動的存在,更似乎力氣這般無法具現化的存在,故而,為之命名‘內力’。
內力經過陳坤元私下的驗證,雖然不像真氣那般能讓人脫胎換骨,也能帶給身體極大的好處,也有莫大的威力。
習武之人,經年累月的對身體進行錘煉,氣血較常人旺盛,更容易感覺到內力的存在。
但是,內力這種從未在此世界出現的東西,很難讓人信服。陳坤元也做不到強硬的逼迫人去修煉,便讓人搜集技擊秘笈,把《內功》一書偷偷的夾雜其中,然後,便順其自然吧。
日月神教財大氣粗,陳坤元隻是遞話說要找技擊秘笈,天下乃至周邊各國就源源不斷的送來各種流派的技擊之法,這就使得《內功》在其中越發的不起眼來。
武人又素來不喜讀書,再加上求道閣又是教中最神秘的長老隱居之處,以至於往後十年間,這本書仍舊靜靜的等待著有緣人。
這日,陳坤元從修煉中被驚醒,靈敏的五感察覺到有腳步聲匆匆而來。
起身披上特製的連帽長袍,一張玉質的精雕麵具附上臉頰,遮蓋住那張二十多年來再未曾變過的麵孔,推門,離開靜室下樓。
來人安靜的站在通往八樓的樓梯口,這是規矩,無事不得輕入求道閣七層以上,以往血淋淋的教訓讓教中人牢牢記住了,求道閣隻有七層。
渾身上下都掩在暗中的陳坤元悄無聲息的飄下樓,是的,飄。
真氣在足底流轉,隔出一拳高的距離,這是陳坤元練習真氣掌控力的方法,把真氣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麵麵。
及地的長袍遮掩下,來人並沒有發現異常,隻是語含悲戚的告知,“陳先生,樓教主...去了。”
陳坤元一僵,輕輕擺了擺手,來人安靜的行禮退下。
天已近冬,這秘地中卻仍是一片青色。
陳坤元不經意的想起了五年前的這個時候,陳坤元在四十歲生辰的前夜,得知了陳學山逝去月餘的消息,陳府快馬加鞭把消息送來時,陳學山已經入土。
陳學山逝時,六十九歲,在這年月,算是長壽了。
那天,陳坤元渾身真氣控製不住的外泄,險些毀了求道閣。
“任你權勢滔天,財富驚人,終究逃不過生老病死...”一聲低歎,陳坤元十年來第一次走出求道閣。
十年來求道閣外的守衛換了一批又一批,如今,大多都不再是熟悉的麵孔。
隻有陳虎作為首領一直呆在這,從未離去,而陳坤元每日的吃穿用度,都是陳虎一手操辦,陳虎也是第一個發現陳坤元走出求道閣的人。
“公子?”陳虎透著喜悅的聲音,提醒周圍還有些呆愣的手下,整個日月神教隻有一個人能被陳虎稱為公子。
自五年前陳學山死後,陳坤元就入了道門清修,不在過問俗事,此事曾在穀中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