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賊船真好(1 / 2)

在這口沒遮攔的春蘭,將茶葉的潛在功效一一倒出之後,趙梓已經渾身顫抖,拿眼睛求證呂世,但見呂世依舊微微淡笑點頭,卻不說話,趙梓就不覺失望,也感無奈。

的確,讓一個杆子去幫助敵人,然後讓敵人抽出手來打自己,這是個正常人就不會去做的。

但是雖然已經上了賊船,雖然已經是盟友,但在骨子裏的那種對這即將傾覆的漢家王朝的依戀依舊在的,是揮之不去的。

呂世看著一陣激動一陣失望的趙梓,心中也不由的可憐,不由的哀傷,這大明王朝不是沒有忠臣,隻是忠臣全被排擠,哪裏能夠表現?

見趙梓頹然坐回椅子,呂世輕輕一笑道:“我在一本漫遊者筆記中知道,在極西之地,有那泰西國,那裏不但文明發達,且有句名言:“一手火槍,一手茶碗,便橫行世界。想來是有道理的,於是就照著做了下,結果效果很好,但這些效果卻不是一朝一夕,幾碗茶水下去就藥到病除的。”

看看沒力氣對自己的知識表示懷疑的趙梓,依舊頹然的坐在那裏,呂世隻好苦笑,對他意味深長的道:“如果此言被老先生上書朝廷,對大明還是有益無害的。”

鄭宏達知道並積極的上書諫言四川巡撫關於茶葉的好處,但是,他畢竟還不過是個商賈,在這個世界上,商賈的地位都不如一個妓女,讓他能影響一個以文士自居的巡撫大人改變他的想法,想來不過是一場夢罷了,如果通過趙梓這位正經的進士出身的官員上書建議,說不定還會收到效果。畢竟,漢人天下,還需要漢人相互扶持,至於互相爭鬥,那不過是兄弟之間的問題。

趙梓聞聽,不由欣喜無限,再次提起了興致,但想了想,又無奈的搖了搖頭,那些清流是不會聽的進去的,茶葉,那是仕宦的標誌,讓一般齷齪軍漢飲用,那豈不天下大亂?那些清流,為了維護他們的優勢,哪怕是一點點的改變都用百倍的力量打壓,更何況是這個?

呂世見了趙梓神色,也不由一歎,想想,於是又改口道:“如果給您的誌同道合者諫言,說不得就是一大堆禮物收入囊中啊,嗬嗬嗬嗬。”

趙梓聽呂世不著邊際的一番言語,愣了半天,突然恍然,站起來,端正帽子,抻直了長衫,來到呂世麵前,恭恭敬敬的給呂世一輯到地,良久才起身坐回座位。

這一次才真正讓趙梓服氣了這個年輕後生的胸襟,有能力有操守,做該做之事,行當為之為,這才是大丈夫。做這樣的盟友,值。

趙梓師爺聽了幾人的話語,眼神不由一動,真要是這樣,那自己就等於掌握了闖軍的命脈情報,首先,我宜川控製著山西運城食鹽運進五縣渠道,第二,我家老爺出生在南方千年望族,家族裏曆朝曆代出來的官宦,可以用車載鬥量來形容,由於有了千年積澱,老爺家在南方的影響勢力,更超越了朝廷對地方的影響,已經達到了一呼百諾的地步,想來,隻要號召那些茶商不要販運茶葉入根據地,那他最重要的兩個東西便被自己等卡死,那他與眾不同的強軍便灰飛煙滅,如果我將這個最重要的情報報與朝廷,相對於現在的蠅頭小利,對比於被朝廷賞賜官身,那便是天壤之別,那麼--

還沒等他的想法在腦海裏轉完,趙興不動聲色的抬眼看了那師爺一眼,給他一個一切了然的微笑,不過,任誰看到那個微笑都會從心底升起一股寒氣。

看到這樣的眼神,想想這些時日在這趙興眼下,自己就如同脫光般的無所遁形,師爺趕緊將這非分之想丟到九霄雲外,丟的越遠越好,生怕自己再想起這件事情來。

呂世看看平複了心情的趙梓,突然一笑道:“看看,我們又跑題了,還是說正事為好。”被這樣一說,趙興和春蘭都無奈一笑,趙梓與師爺更是開心大笑,連說:“跑的好,跑的好。”

“剛剛,我說的是開源,現在,我想說說節流。”

文人做事,往往不懂開源,隻注重節流,這一說,趙梓當然有興趣。

“且說說那位縣尊,運送稅賦到邊地之法。”

趙梓仔細聽著,“一斤糧食運去,卻要耗損五斤,而現在的國朝,卻將這些都要加派到百姓身上,運費和沿途夫子的吃食也要百姓負擔,那哪能不激起民變?”

趙梓隻有點頭,但也是無可奈何,其實,這樣也是一班官吏的生財之道,自己就是不願意學,但官微言情卻也無他法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