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妙算無常(3 / 3)

那郭海咳欶一聲,慢言道:“這次張大人,與讚畫年兄苦戰,事情又經我上下打點,這次事情對於我們來說,便是一個完勝。巡撫那裏也已經把諸位的功勞報給了當今,那奏折還是本人親自操刀,應該不會出現什麼紕漏。”

那讚畫小心的問道:“文舉兄,您說這次朝廷將如何處置我們的這次功勞?畢竟朝廷製度在那裏,張元大人雖然是以鄉勇之名出征,但朝廷最是忌諱私兵存在,萬一--”

“哈哈哈,年兄多慮了,這次朝廷一定不會消奪了張大人的兵權,我分析還可能大大的加重。”

“這卻是為何?”張元也是關心這個,雖然自己是商人,但也是摸透了官場上的東西,不與官場勾當怎麼能將生意做大?

郭海見了,也不以為然,慢條斯理的說出一番話來,消除了大家的顧慮。

“這第一,現在新皇登記,咱們這個萬歲年紀輕輕卻有番想做中興之主的雄心,需要一些東西出來,裝點下新朝氣象,雖然用雷霆手段鏟除了閹黨,但萬歲卻是忘記了,朝廷之上講究的是個勢利平衡,這就使得朝廷之上成了那些清流的一言堂,小皇帝剛剛可能看不出來,但現在一定已經是深有感觸,所以啊,現在萬歲可能要再培養出來一個新的勢力來,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辦成的(郭海還真的說對了,現在崇禎帝還真的開始頭疼這事情了,現在朝廷之中,清流勢力大漲,皇帝的旨意凡是對清流士大夫有利的都會全票通過,凡是對士大夫清流無利的,那都是全票否定,小皇帝已經不能駕馭清流,這不久崇禎便扶持起南方集團的複社首領加入內閣,以期牽製清流黨)

所以我們正是鑽了這個空子,給新皇登記放了個彩頭。萬歲如何不高興?“

大家一起點頭。

“這第二卻是今年,先有東虜虎視眈眈,遼西吃緊,再有北虜入寇陝西山西,糜爛地方,三有山陝流民四處起事,雖然沒有燎原之勢但也已經成了朝堂地方的負擔,現在朝堂上對外兵力調度已經是捉襟見肘,對內流民剿撫舉棋不定沒有個定論,為防流民變成尾大不掉星火燎原,現在還是要按照慣例施行剿滅的,可剿滅卻是無兵可派。整頓衛所吧,那是需要錢糧無數的,卻也不一定能整頓出來什麼樣子,而現在戶部已經是庫無餘財,也拿不出那些銀錢練兵。指望著皇帝內庫,那更不現實,先不說大行皇帝的安葬就是新皇登基犒賞百官邊軍就是一筆不菲的開銷,且不說皇帝聽了那些不知道理財的君子之言裁撤了各地稅負工礦太監,使得內庫i幾乎再無進項,就是先帝那小氣性子,估摸著現在這位萬歲也好不到哪裏去,所以根本就無錢也無力從整衛所。“

郭海的話雖然有大不敬的嫌疑,但句句在理,不由的眾人不暗暗點頭。這郭海身在巡撫身邊,也是得了器重,朝廷邸報公文那是第一個掌握,嶽和生也時不時的拿自己京城同好傳來的消息與他商量,所以對這朝堂之上的事情也是了如指掌,所以才有了這番讓人折服的分剖。

“所以才有了,我在折子裏,啊,不,是巡撫大人的折子裏上報了張元大人用自己資材,不費朝廷一文招募鄉勇替皇上分憂,剿滅流寇的大義凜然的舉措。諸位說,萬歲能拒絕這樣的好事嗎/”

大家一想還真是這回事,連連稱讚郭海妙算,抓到了事情的點子。

“至於私兵?我在替巡撫大人上奏的折子裏,已經說的明白了,根本就沒有這麼回事,大家更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