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和鄭浩這兩個後來的人暗暗吃驚,不聲不響的,根據地竟然有了如此大的實力,真是慶幸啊。
“第三塊就是洛川那裏新加入我們的百姓,這個卻是要吳濤和李先生來說一說。”
吳濤一聽,也不站起,隻是笑著對李先生道:“現在洛川的實際人口,都掌握在李先生這個洛川最大的地主手裏,還是讓李先生說吧。”
當初定下的方法就是借助一個士紳的殼子,來盡量減小根據地在朝廷裏的注意度,看來很成功。
李先生倒是恭恭敬敬的站起,沒有了在洛川時候那樣的放蕩不羈,鄭重其事道:“回稟闖王,大統領和各位兄弟,現在屬下在吳濤軍師的提帶下,暫時管理著洛川的民政,我先說一說洛川概況。”
大家忙讓博學的李先生快說,呂世也好奇的等著在李先生嘴裏了解洛川地勢形狀。
“洛川地處延安市南部,北與富縣、西與黃陵、東與宜川黃龍相接,南與宜君、白水等縣相鄰,是連接關中和陝北的重要樞紐,亦是延安南部的中心。洛川縣屬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是黃土高原麵積最大,土層最厚的塬區,塬麵平坦,土地寬廣,質地優良,條件優越,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俗稱洛川塬,素有“陝北糧倉”之美譽,縣境內有洛河北支以及多條分支還有其他幾條大河流過,因此可灌溉的土地極多,人口也相當的密集,我們拿下了洛川便是拿下了陝北糧倉,這對我們根據地以後的發展打下了最最堅實的基礎。”
窯洞裏立刻響起一陣陣低低的歡呼,糧倉啊,那是什麼概念不言而喻。
李先生驕傲的看著大家興奮的神情再次道:“這次得軍師安排,我們取得了我們將來發展的基石洛川,並按照軍師之計剿滅了洛川千戶,讓洛川政令不出城門半步,使得洛川真正的掌控在我們根據地的手中,同時剿滅了陝北最大的地主曹家,替當地百姓除卻了大害,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海量金銀糧食物資,壯大了我們自己,收取了當地的民心,現在直接掌握在我們手中,並為我們直接納糧百姓有十五萬之眾。”
轟的一下,整個窯洞都沸騰起來,天啊,十五萬,這是自己當初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要是按照慣例,一個杆子有了近三十萬的百姓就是有了近三十萬的嘍羅啊,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原先那不粘泥隻有區區三萬就讓我們闖軍忌憚,讓周邊杆子不得不尊稱人家一聲盟主,哈哈哈。
“還有大約五萬左右散落在其他小地主手中做著佃戶長工,這些小地主也依附了我們,開展了減租減息之策。”現在大家對當初軍師提出的減租減息政策那是拜服的五體投地了。
“那些直接歸我們管理的百姓,耕種著原先曹家十幾代人苦心收刮的最好的良田,如果大範圍配上闖王發明的風車,無論老天如何幹旱,到年底都會是一個大大的豐年。”
想想就知道,在廣袤平整的田地裏一架架風車晝夜不停的提取豐沛的河水,澆灌著已經屬於根據地的土地,秋收的時候,那金黃的穀子,飽滿的麥子,那將是一個多麼讓人夢裏笑醒的場景?
呂世也激動萬分,但激動過後卻是愁苦。“前景不錯,但那大量的水車卻是非常費時費力費金錢,雖然三叔與我說了曹家繳獲,但也不能把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都投到這裏去啊。”
吳濤笑著道:“著卻不要闖王操心,李先生大才,已經有了辦法解決,不費山寨一分銀子就能得到大量的水車,且聽他與闖王一一道來。”
“什麼辦法?”呂世來了興致,真的有不花一分就能辦成這樣事情的事?
“我哪裏有什麼大才,都是吳濤軍師和陳車兄弟大家一起想出的辦法,倒是要闖王批準才能施行。”
“隻要是對百姓好的法子,哪裏還要我來批示?兄弟們隻管做就是了。”呂世笑著道。
吳濤卻是笑著道:“闖王不然,根據地的規矩在那裏,不能亂來,如果都認為自己做的都好,就各行其事,那以後就是後患無窮了。”
呂世一愣,忙上前給吳濤施禮道:“卻是我的不是了,多謝吳兄弟提醒,下次大家就按照這個辦法,有小事可以臨機決斷,但大事情必須提交根據地兄弟開會決議。”
大家就一起大聲答應,鄭浩對這個從諫如流的闖王和團體更加看好,更加有信心了。
“李先生把我們的辦法說與闖王聽,並請闖王斟酌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