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開門揖盜(1 / 2)

在呂世為張元的逃跑,為現在的聯軍的給養憂心忡忡的時候。甘泉城裏有一個主簿前來求見,這很讓呂世吃驚。當看完了主簿帶來的縣令和千戶的書信,當時就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原來,那縣尊帶著家小衙役惶惶然趕到衛所軍營要求避難,這次,那千戶倒也沒有和其他地方文武那樣,看文官落難幸災樂禍,很爽快的把縣尊接進軍營,因為有了劫掠縣上倉庫的物資儲備,軍戶現在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大家吃得好喝的好刀槍齊整器械齊全,倒是可以憑借軍營死守一陣。

但是千戶大人把縣尊大人放進來,卻是有他自己的打算,那就是,要平安的躲過這個災難,一定要拉縣尊大人一起背黑鍋。

戰場甘泉大戰的結果,失敗是一定的,這本就在千戶的思想準備之內,但沒想到失敗的如此慘後果如此的嚴重,本來也指望著張元被困在縣城裏,與自己一起抵抗杆子的攻城,以自己手中的七百可戰之兵,和張元那廝手下已經見過血的地主武裝,再加上縣裏的簽丁和各大家的護院等,守住甘泉等來延安援軍是不成問題的,但自從征募了大戶的鄉勇家丁,自己就心冷的不行。

原來那些商人、大戶都知道了闖賊的行動原則,隻對官府,不劫掠富戶百姓,不但這樣,一旦攻破縣城還大肆現錢采購物資,這其實是個發財的大好機會,因此,不但不擔心城破,反而是熱切的盼望著呢,都暗中叮囑自己的下人,千萬不要抵抗,給自己招來無妄之災,那些簽丁更是可氣,不但敷衍了事,而且都有人在暗地裏串聯,一旦闖賊攻城,就找個理由開城放行,原因?原因是闖賊進城了,那是要開倉放糧的,官府什麼時候能做到這些?

你說怪也不怪?那些世受國恩的家夥,到了這個時候怎麼都把錢看得這麼重呢?忠君愛國的思想都被狗吃啦?

但埋怨歸埋怨,自己也知道這的確是百姓的心聲,自己卻不能阻止也阻止不了。

一早手下來報說張元大營有了異動,所有的士兵都上街收羅起鐵釘,並召集所有城中鐵匠一起打造鐵釘,但也不像是逃跑,因為也沒看見他們收拾輜重糧草,打疊軍營帳篷,看情況還真像他們自己說的那樣,打造防守器械,準備幫著甘泉守城。

但是千戶是個老軍伍,怎麼都想不透什麼樣的守城器械需要大量的鐵釘,等第二個探子回來報告說,那張元把這些鐵釘都釘在了鄉勇的鞋底時候,正在莫名其妙的千戶,看見自己一個提水的士兵在冰麵上摔個跟頭,就恍然大悟了。

感情這張元是想瞞著所有人等,讓大家上城防守,吸引闖賊注意,自己來個金蟬脫殼逃跑。

當時千戶大罵張元卑鄙的時候,也暗暗驚心,張元再一走,那這甘泉就鐵定的失陷了。

這樣問題就出來了,自己守護地方有責,一旦城破,那就是失地辱國之事,自己就一定是人頭落地,但守城更是百分百失敗,同時也不希望自己手下小弟為了這個不可能的事情丟掉性命。左思右想之後,那個副千戶一個無心之言卻給自己提了個醒。

“那闖賊曆來是破城不殺官,搶官不搶民,然後心滿意足的走人,如果這次他們也這樣就好了。”

副千戶的一番話,就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自己的心扉。

有了,我何不就在這軍營裏死活不出,任那闖賊劫掠縣衙,等闖賊自己撤軍?這樣是誰問起,都是我無力守城,但我死守軍營不失。等闖賊去了,就對外宣言,在賊人搶掠的時候,放鬆了警惕,我率領大軍出其不意的殺出,把他們趕出城外收複縣城,這樣不但不擔責任還可能有功。

想法是不錯,但這裏有個很關鍵的門檻卻是過不去,那就是武將的死敵文官縣令,那個家夥為了推脫失城之責,一定把屎盆子拚命的扣我腦袋上,這可如何是好?

正在不知所措間,那縣尊帶著家小衙役胥吏跑自己這裏避難,當時千戶大人一聽,在自己的大堂裏不由的哈哈狂笑起來,這真是困了有人送枕頭啊,縣尊這個文官自己送上門來和自己背黑鍋,怎麼能不讓自己欣喜若狂?

當下急火火的迎了出來,客氣的把縣尊大人和縣裏的主簿讓到了無人之處,苦著臉對縣尊大人道:“縣尊大人來我的營地,您不是置千金之體於死地嗎?您怎麼這樣糊塗啊。”

當時那個縣尊一聽這話,當時就亡魂皆冒了。戰戰兢兢的問千戶道:“將軍這話是從何說起?你不是說,你但有一口氣在就定要保護我和我的家小平安嗎?現在怎麼又說出如此話來?”

那千戶就哭著臉道:“下官倒是想拚了一死,也要保全大人及家小同僚平安,但您看那些簽丁家人莊丁個個都巴不得城破,大人你看現在就,我這區區幾百老弱,怎麼能對抗得了士氣高漲闖賊幾千近萬的攻擊?而且這小小軍營早就殘破不堪,哪裏還能守的住?所以我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早晚是要為皇帝效忠的,所以還請大人你快快想個辦法出城逃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