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世見鄭宏達更加誤會忙道;“別別,我正算計我的成本,其實哥哥說的精鐵我們自己有辦法解決,並且肯定比哥哥冒著危險尋來的要質量高的多,量也充足。產量嗎也不是很擔心,我想明年開春,每月供給哥哥兩千把或者更多也不是不可能,對於哥哥照顧兄弟們的不在本省銷售兄弟這裏非常感謝,但即便是有少數流傳過來也不怕,我相信兵器是死的,人士活的,好兵器還要強兵來用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率。”這番話下來到是再次讓鄭宏達連吸冷氣了,看不出這小小黑虎寨卻是有如此能量,看樣結交這幫兄弟不冤。在看看身邊幾個山寨上的兄弟一個個臉上都露出自豪之色,肯定了這呂兄弟所言不虛。
“那呂兄弟還要什麼為難與哥哥說來,我一定辦到。”
“是這樣,我想哥哥,我們的馬刀和紮槍哥哥給的價錢方麵----。”呂世心裏已經有了計較,所以說道這裏時候故意賣了個關子。
鄭宏達見了皺眉想想到;“哥哥也知道山寨打造一把不易,定是費時費力費錢,反正哥哥也不想在這裏多賺多少,鬧個往來盤纏就可,這樣吧,一把二十五兩,哥哥一把賺一兩,紮槍一個1兩半分哥哥賺半分就可。”
其他人就大張了嘴巴,一是為鄭宏達的赤誠大度,一也是為軍師的黑透的心腸,猛子已經明顯的帶上了不滿的表情,站起就要與軍師分辨。
呂世笑著揮手讓猛子稍安勿躁接口道;“哥哥誤會了,你愛國我也愛著這大漢民族的江山不受外族侵擾,所以我決定馬刀每把十兩銀子,紮槍七分銀子就成了。”
鄭宏達一聽忙連連搖頭道;兄弟心意哥哥領了,山寨也需要銀錢運轉,這樣也好救助收容更多無地流民哥哥這裏還是可以小有盈餘所以我還是堅持原先的購貨價格不變,但量要相對的大些,我就以量取勝嗎。“
如此山寨大廳裏便開始了一場唇槍舌劍的討價還價的對話,直到吳濤站出來打圓場;“你們二位今天可謂商海裏的一段佳話了,鄭哥哥不必再爭,軍師也不必再讓,我看就按照我家軍師的說的辦吧,鄭哥哥也可以給那南方或是關寧官軍打個折扣,一來我們都賺了銀錢,二來也變相的幫了官軍抗擄平蠻,這樣豈不兩全其美。其實我們上山落草被逼無奈,但畢竟我們和官府不過是兄弟之爭,而官軍對韃虜還要蠻夷卻是敵國之戰,山賊也是愛國的嗎。”
鄭宏達一聽大是讚賞吳濤等的風節也就不在爭講,呂世也把這個話題放下,呂世敬了鄭宏達一杯酒後接著把自己的小農機具的想法說出,當呂世將東西的草圖畫出並把性能說與鄭宏達。其實此物也很簡單,前麵一個繩套,用人或是馬拉動,後邊是一架中式小馬車,車上有一個裝種子的耬箱,有孔,可同時播種3行種子,並帶了一個蜂窩孔狀圓筒和彈簧裝置來調節播種量。車尾部還有一個掛耙,可以在播種後順勢把種子埋好。
耬本是西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6年)時都尉趙過發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畜力播種機。不過是呂世根據後世的創造出更輕便更省力,更高效罷了。當時就引得鄭宏達大聲叫好,言道這是功在千秋利在當事的大發明大變革,並拍著胸脯包銷,當然價格又是一番推讓,大家都努力的把利潤便薄以便貧苦百姓能買的起。
接下來,呂世鄭重的拜托鄭宏達為山寨老營購買玉米和土豆種子的事情,原先以為這要鄭宏達大費些周章,卻不想讓鄭宏達很是鄙視了一下聰明絕頂的呂世一回,卻原來,這玉米和土豆在大明南方早就有了,隻是沒傳到北方罷了,
呂世一聽大喜,忙拜托鄭宏達大量購買種子以便在山寨的老營和山寨的勢力範圍內推廣。鄭宏達也對黑虎寨另眼相看了,山賊不以搶掠為生卻致力於自身發展生產圖強,這就不是其他的山寨所能比的了,想發展壯大生產才是王道。
當下一頓好酒使賓主盡歡。直到第二天中午鄭宏達才帶著三百把馬刀和五百隻紮槍興衝衝奔南方而去。
呂世送走鄭宏達,對山寨的一些防禦上的事情略作指點後,就又開始忙上了老營的建設,最起碼要把那小農機落實了,鄭宏達可是說過完年就要的。但官軍就這樣讓那安心的發展嗎?這很不確定。所以一切都要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