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兄弟交心(2 / 2)

當下正色言道“我在山寨畢竟人小言微,大事不得與聞,但也看到聽到闖王一番言語作為,說與哥哥聽。”整理下思路道:“我那軍師言道,大明遠有關外韃子蒙古侵犯,內有東林清談黨爭禍國,更有這山陝之地連年大旱民不聊生,流民遍地,而官府不但不加賑濟安撫,地方官吏依舊粉飾太平一味催逼,這樣官府連同各地杆子製造更大的流民潮,如此惡性循環天下流民必然洶湧而起,不出多日,到那時必是大廈崩傾之時。”

看把兄弟聽得仔細,話鋒一轉道:“不過我家闖王卻言道,現在是大亂剛起,大明還很強大,不是揭竿而起與朝廷為敵的時候,現在哪個先起哪個就成了官府眼中釘肉中刺,必成眾矢之的,遭到殘酷鎮壓。而我們準備是積糧,練軍,收旗,以待幾年後順勢而起。按照我們軍師的話說,就是做人要低調,遇事要淡定,低調淡定懂不?哈哈哈哈。”想起軍師說這話的時候的神情不由得又是大笑起來。

“韜光隱晦,蒙頭發展,待時而發,不錯,還沒有因一戰得勝而得意忘形。”吳濤讚同的點評到。

“卻不知你那闖王一旦把這個葫蘆峪拿去,會怎麼做呢?”

“聽闖王安排到,一旦拿到葫蘆峪便分兵出來。”

“分兵?兵家大忌也,以你們的實力怕是不成吧,就這一點,便見你家闖王也不過如此,那裏像你說的那般遠見?短視嘍。”吳濤臉上便顯現出了一絲輕視。

陳三見哥哥輕視自己的偶像,當時不快,“非也,分兵,也可以說是分人,我們準備把老營人眾分來葫蘆峪。並由一隊老兵帶領眾多新兵把守,然後以葫蘆峪山口築寨隔絕官軍,以老營人馬開發葫蘆峪內廣大地方,老人上山放牧,健壯女子和訓練中無戰事的新軍青壯開墾葫蘆峪內土地耕種,爭取自給自足。

這樣黑虎寨的兄弟家屬,慢慢脫離完全依靠劫掠的方法,避免因劫掠而造成大量流民,因大量流民而不得不繼續劫掠的惡性循環的怪圈,按照我們闖王說的,我們當杆子的目的本是為了對抗官府,讓百姓安居樂業,大旱和官府的催逼那是天災,但我們四處劫掠就成了人禍了,這樣不斷的製造流民那是讓老百姓更加的無法生活,到那時滿世界裏好人越來越少,杆子越來越多,那我們吃誰去啊?哈哈哈。”

想起闖王說這話的樣子又是一陣開心的大笑。陳三突然發現和闖王等兄弟在一起自己變得樂觀開朗起來。

“有趣有道理。”吳濤被陳三感染也輕鬆了起來。

“我家闖王還說,發展才是硬道理,哥哥認為對否?“吳濤聞聽此言,不覺大呼呂世高見,緊跟著神色一暗“隻是哥哥我卻做不得那張鬆啊。”

“卻是為何?”陳三探過身子問道。

“那張鬆與那劉璋不過是主從,良臣擇主而侍無可厚非,但那叫華天卻有收容之義,怎可輕易背叛?真是如此豈不叫一般兄弟笑我吳濤是背信棄義的小人?”

“我當是什麼事情讓哥哥放棄大好機會不就,卻是這個啊。”陳三一臉輕鬆的把身子又靠到椅背上,“哥哥說的到是,本來知恩圖報是做人的最基本的準則,我亦是感念闖王賞識提拔之恩而願為闖王的大事效死,不過啊,我卻不是那食古不化之人,我所以甘心投效以死從之卻要看我選中的是不是個人傑,我不想憑白為了一點恩惠就不論豬狗的都去效忠,那我不成了傻子?你說那樣可對得起咱們父母給予的這大好身軀?所以啊,對我有恩的人卻不堪的,我報答了他就是,也算兩清,從此後互不相欠交集大家一身輕鬆,多好?

而我天幸遇見闖王這些肝膽相照的兄弟,讓我有了理想奔頭,莫說是提拔重用於我,就是依舊讓我做個默默無名的走卒,我也會為軍師給我們的理想即便是明天死也可。”

一陣沉默。陳三喃喃道:“願為那句口號雖死也甘心,不離不棄,為身後父母死戰不退。”言罷雙手緊握,兩眼放光,整個人都充滿了戰鬥赴死的渴望。

吳濤驚詫的望著這個轉眼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把兄。也許為這樣的團體為這樣的目標慷慨赴死真的是件大大值得的事情吧。

吳濤久久不語,好一會才長歎一聲。“天色不早,兄弟到裏屋歇了吧。”也不等陳三答話,顧自一人回到裏屋和衣倒下。

這一夜注定又一個人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