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延安巡撫(1 / 3)

現今的延安巡撫嶽和聲就如同坐在火盆之上,被煎熬的坐立不安。

這山陝大旱,略帶著也波及了塞外蒙古,但蒙古大汗就自然而然的把災害轉嫁給了關內漢人。

甘肅以北蒙古諸部攻打黑水河,與明副總兵陳洪範,宮惟賢等交戰,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屢次南襲延綏鎮,整個河套地區都亂了套了,好在那副總兵還是能戰知兵之人,現在總算是把韃子擋在了靠近蒙古的地方沒有真正的糜爛內地,而內地民亂隻能是捂著蓋著粉飾太平罷了。

但對於韃子來說,這些個流民組成的盜賊匪寇不過是癬疥之疾,先讓地方衛所和地方豪強組成鄉勇先行鎮壓,實在不行等開春的時候,韃子退兵再抽調邊兵平息下去也就是了,這真是按下葫蘆起來瓢,怎麼不讓自己神傷?

這日正在書房悶坐,想著如何給京城有司還有小皇帝上折子,撕摞清這些事情,卻見一個門子急慌慌的進來,在門外小聲的與門外老仆說什麼。

開始那老仆人還小聲嗬斥那門子不曉得事,什麼阿貓阿狗都要通報進來,打擾大人靜思,難道收錢都收昏了頭不曾?

嶽和聲也苦笑搖頭,自己當著這半省巡撫,就連跟隨自己的家人門子都沾了光,哪一個一月下來不是百把銀子的進項?但隨著貪心膨脹,這也開始不看什麼人了,隻要銀子多的,就都往裏報,弄得有時候自己很是為難,看來這以後要整治整治了。

“什麼事?”嶽和聲見那門子喋喋不休的和老家人嘀咕,不奈的問道。

那老仆人見老爺問話,連忙小心的打簾子進來稟報道:“啟稟老爺,延安府士紳張員外在門外,希望巡撫大人能給予接見。”

其實這這張元本是那米脂地主,在這延安也是有著幾十間的店鋪,就是連京師西安太原都有分號,端的是做個好大生意,就是那王爺府上也包辦著采買賣出,雖然出身下賤,也是自己家的常客,一年裏也是大小箱籠的沒少給自己抬來,自己這個門童也是沒少了受他孝敬。

但往日裏都是在或晚或早的來,偏偏是這幾日裏卻是天天堵在門上死乞白賴的不走,說是家逢大難需要巡撫大人做主,但是邊鎮戰事熊熊,自己哪裏顧的上他?

“他來幹什麼?這不年不節的,就說我有公事在身,馬上要到西安覲見王爺,等我回來再說。”

“是。”門外的門子聞聽,答應一聲就要出去,嶽和聲突然道;“對了,你出去問問今天那個吳堡縣令來了沒有?呆會我在二堂見見他,都晾他多日,在我動身前問問他倒底有什麼大事,非要巴巴的趕來等候?”

其實是嶽和聲真的擔心那不開眼的東西,報個地方不淨的壞消息來給自己添堵,其實也不就是想借口減免些糧食賦稅?但新皇登基,不要你多交報喜就是寬大了,哪裏能少了半分壞了自己在新皇那裏的政績考評?現在天大地大就是新皇印象最大,其他便是塌了天都是以後去說。

想著自己即將遠赴西安,不一定幾時回來,最後給他個機會見見,然後幾句打發了,也就是應付個差事人情。

“是老爺。”那門子答應一聲,小心施禮後倒退著去了。

想到這裏搖搖頭,繼續埋頭想他的奏章的事情,絞盡腦汁想個冠冕堂皇的托詞才是。

剛剛想出個頭緒,想要提筆書寫,卻不想門外又是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打亂了思路。

抬頭看時,又是那個門子神情驚慌的跑來與那老仆小聲說話,也不知道說什麼,竟然驚的那老仆一個踉蹌,絆倒了身後的花架,於是一陣稀裏嘩啦的亂響,驚得院門外丫鬟仆婦一陣驚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