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禽獸哭 第一百六書一三章 王爺,您輕點(求訂閱)(1 / 2)

隨著朝廷的這一份邸報的到來,朱常浩意識到,大明朝崇禎年間的黨爭就要拉起序幕了。

朝堂之上,黨爭拉開序幕;關內社會,地主土豪士紳將要和朱常浩拉開序幕。

朱氏宗親之間,也要開始撕逼,關外的遼東建奴,也對朱常浩恨得咬牙切齒。

畢竟在這遼東海域,隨著北洋水師的建立,在加上秋季,朱常浩奇襲營口地區,讓皇太極在生存空間上感到壓抑和焦慮。最痛恨的是,朱常浩太不要臉了,竟然將襲擊科爾沁的事情,嫁禍到自己身上。

再說,科爾沁作為後金的兒女親家,也是後金的戰略盟友,現在因為襲擊的事情,科爾沁頭人的大公子,吳克善已經發來了好幾份《質問書》,要求皇太極向他們道歉,並且交出凶手,還有賠償他們的損失。

問題是這事情,皇太極根本就沒做,你讓他來道歉,還要交出凶手、賠償損失,這不是往別人身上扣屎盆子嗎?

鑒於彼此雙方都是兒女親家,皇太極開始也是非常誠懇,詳細地給科爾沁回複了具體的事情,也說了自己八旗在營口地區所受的損失,一再澄清,淩海的龍山地區,根本就是八旗旗丁幹的,龍山的科爾沁部落,也不是八旗旗丁搶劫的。

皇太極還一針見血地指出,龍山的科爾沁部落和營口地區八旗部族,都是大明瑞王朱常浩幹的。

就在回複的末尾,皇太極呼籲科爾沁,希望雙方聯起手來,共同向大明施加壓力,將瑞王朱常浩給貶為庶人雲雲。

可惜現在科爾沁做主的已經吳克善了,這廝想到自己妹妹大玉兒已經是朱常浩有名無實的妻子,自己的姑姑哲哲也是皇太極的大福晉。在兩者之間,但他更看好朱常浩,所以,皇太極這份聯手向大明施加壓力的建議,直接束之高閣,不予理會。

大明關內,朝堂傾軋,各個既得利益階層還要和朱常浩的這股新興勢力做鬥爭。

因為隨著襄陽彙通榷市的擴大,還有三千裏漢江流域的開發,整個中原地區的老百姓,由於天氣幹旱,莊稼顆粒無收,地主和官府還要收租、賦稅、勞役。他們隻好逃荒了。

他們隻要進入漢口,王府的漢口巡檢司就會給這些人發路引,定居下來後,當地的巡檢司就會給他們發身份證明。

豫州府,西安府,洛陽府,廣元府,荊州府,凡是靠近漢江邊的府縣,就會湧入大批的百姓,就這一年的時間,整個襄陽府已經有三十萬百姓進入。

地主的土地無人耕作,士紳的收入也逐漸減少。

襄陽府這樣就火了,折忠信的一天忙的腳不著地,但每天大總督官府的金庫,看著銀錠一箱箱的進來,就知道這彙通榷市的吸金能力是如何的可怕。

這些朱常浩都不知道,畢竟明天就要離開,那今晚自己就乘著吃晚飯的時候,將宣慰使司衙門的的要做的事情,必須給宋獻策、許思恩做一個交待和囑咐。

一天的圈地基本上是完成了,宋獻策和許思恩也回衙了。申正(下午六點)時刻,太陽已經落山了,要不了半個時辰,天就會黑下來。

在使司衙門的二堂,朱常浩,俞開義,劉正,許思恩,還有徐拂都坐在飯桌上,聽王爺的吩咐。

飯桌上的事情,朱常浩不想在吃飯之前說,因為那樣會影響人的胃口。

等吃飽喝足之後,許思恩和宋獻策就必須聽自己的吩咐,另外再加記錄。

自己的言論當然也要做記錄,這記錄就由徐拂來做。

這一餐飯沒有喝酒,大家是為了吃飯而吃飯。

朱常浩也不例外,吃罷飯後,直接讓兩人拿起筆錄本,開始對宋獻策囑咐道,“老宋,明天本王就要走了,這宣慰使司衙門一攤子就交給你了,你在做好遼東的事宜之外,還要對京畿三地的海商,做好嚴防死打工作;對於登州府的船隻,如果敢向遼東運送糧食,鐵器,藥物的,直接沒收,甚至擊沉。

還有,要和長山島的宣慰使司行署的王燦,廟島那裏的北洋水師,做好聯係。獐子島榷市上,讓李大嘴做好管理和督查工作,還有,要將獐子島作為遼東,朝.鮮,後金三地“天堂”一般的榷市。”

宋獻策聽著,也就記下來,同時,他開口向朱常浩問道,“王爺,卑職想在宣慰使司衙門招兵,畢竟今年這膠州地界,如果不招兵,這些饑民說不定就會變成流民,造成民變,那王爺的上路就會受到大損失。

隻是不知道卑職的這宣慰使司衙門到底可以招募多少兵丁,王爺給個具體數額吧?”

朱常浩一聽,“也對,自己現在的發展,有些偏向水師,這陸師除了孫傳庭的青龍軍,盧象升的白虎軍,也就是兩萬多人,真的有些薄弱,如果在這北直隸招收一些饑民或者流民,那不但綏靖了一方平安,也增加了自己的實力,按照這王府的財力,就給兩個師的編製給使司衙門吧,也就是兩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