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宮後門前建有一丈餘高,三丈餘寬照壁牆,朝南二龍戲珠,麵北上書“皇恩浩蕩”。
內宮築大門三間、外設一對石獅,門前一座大照壁牆,朝北上書皇帝萬壽,朝南是二龍戲珠。內宮裏、左右私宅、中間有客堂、書房、後築文昌樓,東為練武場、土地廟。西為花園,園內築人工湖,引蓮花寺泉水入湖,湖岸築亭台樓榭,假山奇石。”
朱常浩聽完,心裏其實很不得勁的,自己為了大明的社稷,像一匹永不疲倦的驢子一樣,到處口心挖嗓子地找糧食,可是一看這建築,放在後世那就是不動產,就這些不動產,那如果轉換乘金錢,要買多少糧食啊。
其實,《明史稿》裏麵也說道,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朱常詢28歲時,福王才將全家遷移洛陽府居住。福王在洛陽府居住三十多年間,持仗皇親,霸占良田,專橫跋扈,搜刮民財,奸yin燒殺,無惡不作,而民不聊生,天災人禍,民苦不可言。洛陽民間當時盛傳,“皇帝耗天下以肥王,而洛陽福王富於皇上”之說。”
話語雖然說了很多,不過,內容也就那點。
估摸著午飯,也就是接風宴已經開始了。
朱常浩和自己的一將,一道,三管家,就到了飯堂。
那飯堂,朱常浩抬起頭看那高高的穹頂,都有點暈,不說別的,五丈的高度,十五米高啊。
其實,朱常洵看著自己的五弟(朱常浩)看自己的飯堂的天花板,輕蔑地笑了。
但對事物情感比較的敏感的朱常浩還是捕捉到了那輕蔑的微笑,不過,這廝城府比較深,也微笑了,隻不過心裏是冷笑連連,“嘿嘿,三哥,你還看不起我,你等著,等老子這一次將你王府的各處打聽清楚,路線規劃好以後,不但你的糧食,你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武庫兵器,車馬侍女,老子都要擄到漢中來,就是連你的衣服都要扒下來,當然,本著人道主義的原則,一條兜襠布肯定會給你留下的!”
席間,朱常浩的女眷也是上桌子的,劉紫蓮的豐腴成熟,布木布泰的粉嫩少女氣息,那個朱依依就不說了,畢竟是朱常浩的幹女兒。
男人中,參將孫傳庭英姿勃勃,山西代州人的將威,也在不停地閃現。大管家王懷珍的太監氣息,這會其實是一種尊貴的體現,折忠信的勇猛和機靈,劉正的穩重和指著,在這個宴會上一下子就將福王府的一切人給比下去了。
席上,作為主人的朱常洵還是發話了,大概意思就是熱烈歡迎五弟的到來,還有什麼同根相生,兄弟情深之類的。
說完,朱常浩也說了一些對父皇的想念之情,對三哥的敬愛之情,祝福三哥福壽綿長,康泰吉祥。
當然,朱常洵的正妃鄒氏,也就是朱常浩的嫂嫂要給小叔子敬酒了。
就在鄒氏給朱常浩到第二杯酒的時候,這位女人竟然用那個的指甲扣了扣朱常浩的手心。
朱常浩驚了一下,看了一眼自己的這位嫂嫂後,不動聲色地說道,“謝謝嫂嫂倒酒,三弟滿飲為敬。”
朱常浩喝完了,心裏對自己的這位皇嫂也頗為忌憚,他知道,“鄒氏原本是鄭貴妃的心腹,與鄭貴妃的兒子三皇子朱常洵相愛,為了幫朱常洵爭奪太子之位,參加選秀進入了太子府,並與三皇子生下一兒,設計讓太子認為是自己的兒子。最初心狠手辣,為上官蘭心舍身護她而感動,產下兒子後,現在更加是做事不擇手段,不用其極了,竟然想跟小叔子搞一腿,想想就心寒!”
而朱常洵也不是什麼好鳥,曆史上,到崇禎帝時,朱常洵地近位尊,朝廷尊之以禮。朱常洵終日閉閣酌飲醇酒,所愛唯有婦女、歌舞。秦中流賊四起,河南也遭大旱、蝗災,人們互相殘食,民間一片雜亂,都說先帝耗天下之財以肥福王,洛陽富於皇宮。經過洛陽的援兵喧嚷道":王府有金錢百萬,卻讓我們餓著肚子死於賊手。"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正住在家中,聽說之後很害怕,便將其中利害關係告知朱常洵,而朱常洵並未放在心上。
這夫妻兩人正是絕配啊,女的心如蛇蠍,男的尖酸刻薄,愚笨殘暴。話說回來,如果大明真的交給朱常洵,那估計比崇禎還敗得快。當然,這些話朱常浩也不敢說出來,隻希望宴席快快地結束!